首页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

第067章| 苏秦捧印开纵局 陈轸设套陷张仪


“在下是说,”苏秦端过茶盅,小啜一口,“时过境迁。苏秦虽是同为一人,今昔却是有别。昨日苏秦旨在谋求天下一统,今日苏秦旨在谋求天下共和。在下请公子转奏秦公,苏秦倡导列国纵亲,求的无非是‘五通’‘三同’,使天下列国彼此尊重,睦邻共处。苏秦无意与列国为敌,亦无意与秦为敌!”
  “唉,”公子疾亦端起茶盅,没有品啜,却出一声长叹,“苏子谋求,只能令人感动,无法令人顺从。别的不说,在下只请苏子尊重一个现实。”
  “秦洗耳恭听。”
  “三晋之所以成为三晋,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晋人是盘散沙,合不成团儿。苏子硬要他们纵亲,是逐兔飞天,驱猪上树,强人所难啊。这么说吧,疾斗胆放言,即使三晋勉强合纵,也只是昙花一现,稍有风吹草动,就会分崩离析。”
  “唉,”苏秦轻叹一声,“公子误解苏秦了。”
  “哦?”
  “苏秦所求,不是要三晋合成一体,而是要三晋互相尊重,和睦共处。不仅是三晋,苏秦认为,天下列国,包括秦,无论大小,无论强弱,只要放弃争斗,只要坐到一起,就没有解不开的疙瘩。苏秦所求,无非是让诸侯坐下来,坐到一起来,将有限的精力花在谋求天下众生的福祉上,而不是花在你死我活的拼争上。”
  公子疾拱手:“苏子善心,在下敬服!”
  苏秦还礼:“谢公子体谅。”
  “苏子所求,亦为秦公所求,更是天下苍生所求。在下恳请苏子,只要愿去咸阳,一切都好商量。无论苏子欲逞何志,秦公必以举国之力推之。”
  “公子天真了。”苏秦淡淡一笑。
  “请苏子详解!”
  “公子方才所言,是既不知秦公,也不知在下,是以天真了。”
  公子疾脸上发热:“这”
  “在下所求,可为天下人所求,却不是秦公所求!”
  “苏子何以知之?”
  “由商君之法知之。”苏秦盯住他。
  显然,公子疾没有料到苏秦会是此答,沉默良久,抬头:“秦民粗鄙,商君故以苛法律之。君上续行其法,一为先君遗命,二为约束秦民,非关天下事。”
  “即使不为天下,只为秦民,在下也不能去咸阳。”
  “咦,这是为何?”公子疾吃惊了。
  “秦在咸阳时,得闻先太师甘龙在出事前讲过一番话,公子想听否?”
  “在下愿闻。”
  “老甘龙说,”苏秦微微闭目,背诵起他所听到的甘龙的遗言,“种地,开战,再种地,再开战如此这般,循环往复,难道这就是我们老秦人的宿命吗?我们生儿育女,难道为的就是这个吗?不让我们老秦人读诗书,不让我们老秦人识筹算,国遇大事,谁来运筹?两军对抗,谁来布阵?难道要永远仰仗他们外邦人吗?有朝一日,那些外邦人篡了我们的国,霸了我们的家,欺了我们的妻,辱了我们的女,而我们老秦人却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仓无积储,囊无寸金,有谁敢多说一句话吗?有谁敢动他们一根手指头吗?没有人敢!因为说了,就叫非议;动了,就叫内斗。外加连坐法,苍天哪,我们老秦人的活路在哪儿啊?呜呼哀哉”睁眼,朝公子疾苦笑一声,“上大夫呀,老甘龙才是秦国的明白人哪。在下离秦之后,反复思考秦法,庆幸天不让在下事秦,否则,在下或将遗恨终生!”
  公子疾低下头去,不再说话。
  “公子美意,在下谢了。”苏秦现出一笑,“在下天生一个倔脾气,想定的事就一锤子砸到底,决不半途而废,也请公子宽谅!”说着朝公子疾抱拳。
  公子疾默然无语,良久,长叹一声:“唉,秦失苏子,永远之憾!”
  “哈哈哈哈,”苏秦大笑几声,“公子言重了,天下胜秦之人多矣!”
  “还有何人胜过苏子?”
  “张仪呀!”
  “张仪?”公子疾愕然,“他在楚国呢!”
  “呵呵呵,”苏秦笑道,“大丈夫志在天下!”
  “你是说”公子疾听出弦外之音,来劲了,两眼紧盯苏秦。
  “公子可以转奏秦公,就说在下虽与秦公无缘,却愿保荐此人。秦公若能得之,或可无忧。”
  “这”公子疾眼珠子连转几转,“张子远在楚地,听闻受楚王重用,纵有苏子举荐,秦又如何得之?”
  “公子勿忧,”苏秦语气肯定,“如果不出在下所料,五十日之内,此人或至邯郸。公子若无要紧事,大可在此游山赏景,张网待他就是。”
  “太好了!”公子疾乐不可支,“有苏子此话,在下真就不走了!”
  灭越之后,威王显然觉得自己功德圆满,复将朝政交付太子,自己住在章华台里,沉湎于钟鼓琴瑟,后宫欢娱,不再过问朝事。太子槐忖知威王是在有意历练自己,越发谨慎,处处遵循威王旧政,遇有大事,或修书上奏,或登台示请,不敢有丝毫懈怠。
  这年开春,清明刚过,楚国政坛发生一件大事,年过古稀的老令尹景舍在上早朝时两眼一黑,一头栽在殿前台阶上,口吐污血,再也没有醒来。
  景舍死于上朝途中,也算是为大楚鞠躬尽瘁了。景氏一门忙于治丧,嫡孙景翠却远在会稽郡,与张仪治越。太子槐安置好后事,召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战国纵横:鬼谷子的局(1-14册)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