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我独裁

第546章 轰动世界的光华大帝号新闻发布会


0年以上,这个巨大的成就令人振奋,凸显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能力。
  主炮射击时的后坐力一直是困扰超级战列舰的最大难题之一,中华帝国的明级战列舰的12门18英寸主炮指向一舷齐射时,其后座力达10000吨,发射时冲击波也非常强,造成战舰横摇周期叠加至12秒,战舰倾斜角度很大影响综合作战能力。
  为此帝国舰政总署的设计师们煞费苦心,经过对后四艘明级战列舰和为苏联建造的苏联级战列舰主炮的研究之后,最终罗森博格等人在z29反坦克战车上安装的反后坐力系统实验成功,海军工程署借助其原理和经验,开发出zp12型反后坐力系统,并安装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上,使得12门20英寸主炮一侧齐射时,后坐力大幅度降低,只有2200吨的后坐力。同时,明级战列舰没有解决的主炮射击后气浪冲击波问题也一并解决了,后坐力系统实际上利用了80%的气浪冲击波来抵消后坐力,两个问题同时解决。
  作为终极战列舰,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火力打击能力是放在第一位置的。在口径、倍径和主炮数量确定下来后,提高炮弹穿甲威力和精度就成为了重点。
  mk-37主炮(1937年上舰安装)依然使用低初速高存能的重型穿甲弹头,目的是能够远距离击穿同等级的终极战列舰的装甲。炮口初速为805米/秒,最大射程达到65公里(45度仰角),炮弹需飞行96秒。由于中央火控雷达指挥系统性能的大幅度提升,有效雷达测距指挥距离达到50公里,因此主炮有效打击距离也扩大到50公里,基本上接近超视距作战的最低标准了,这也是舰载火炮的极限打击距离了。
  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主炮炮弹采用最先进的mk6高强度穿甲弹头,配合黑索金高爆炸药,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已经可以贯穿击穿世界上任何一艘终极战列舰的主装甲带。在12公里距离上可以击穿苏联级战列舰的装甲,这点苏联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反过来,不论是德国的兴登堡级,还是英国的大不列颠级战列舰,还是意大利吹的玄乎的意大利王国级战列舰,他们的20英寸主炮在10公里外是无法击穿光华大帝号的主装甲带的。
  当然,对于超级战列舰来说,不可能在这个距离上近战。尤其是中华帝国的战舰都安装了火控雷达系统,配合先进的光学测距仪,远距离交战才是发挥优势的所在。
  副炮方面,光华大帝号搭载了12座双联装152毫米60倍径高平两用速射炮,30座四联装40毫米65倍径高平两用速射炮,48座双联装七管加特林式的mk-36型火神密集阵系统,以及8座64单元的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
  12座副炮炮塔全部布置在中央舰岛周围的二级甲板上面,左右对称布局,其中3、6、9、12号这四座炮塔为升高的炮塔基座。整体上12座副炮分成了四个集团,分布在四个对称方向上,每个单元集团三座炮塔6门副炮,成三角形布局。这种配置可保证战舰12门152毫米副炮可以同时指向一舷,大大提升对中近距离上的敌舰的攻击力。
  48座双联装七管加特林式的mk-36型火神密集阵系统,以及8座64单元的海麻雀防空火箭弹系统,将整个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四面八方5公里的空域范围内封锁了严严实实的,同时开火的情况下,连一只苍蝇都无法靠近。其强悍的防空火力,配合特意加强的水平防航空炸弹攻击的超厚装甲,保护了光华大帝号不受来自空中的威胁。
  防护系统方面,中华帝国海军不允许光华大帝号被击沉,这关乎帝国海军的颜面问题,不容任何疏忽。作为中华民族不屈意志的体现,海军部对光华大帝号战列舰的防护极为重视。按照设计要求,该舰的侧舷装甲应能够承受自身508毫米主炮在20000-30000米距离上的打击,水平甲板还能抵御从2000米高度以下投下的1吨重航空炸弹(以1935年的轰五轰炸机超低空掠海飞行投下的1吨航空炸弹作为抵御标准,但无法防住轰六轰炸机从6000米以上高度投下的2~5吨当量的航空炸弹)。实际上,从5千米的高空投弹基本上是炸不着目标的。
  为实现上述要求,光华大帝号战列舰一共安装了4万多吨中华特种钢装甲和防御钢板,占全舰正常排水量的33%。该舰的弹药舱、蒸汽轮机室、核反应堆舱、核燃料舱、电机房等要害部位被集中布置在战舰的中后部的多层厚重装甲带保护的防御区内,(从前主炮前端一直延伸到后主炮后端的位置)。防御区内的舷侧装甲从战舰舯部水线处一直延伸至战舰底部,其上端水线处的主装甲带厚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唯我独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