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我独裁

第429~430章 会占领纽约吗?【两更】


基地等项目,庞大的欧战消耗和帝国国内的投资,自然刺激国内工业的高速发展。军火出口份额最大,直接惠及国内上89万家大中小型军火公司和连带半军工企业。
  进出口总额暴增,去年全年贸易顺差达到205亿龙币,今年上半年就突破了109亿龙币大关。其中,出口96亿龙币,进口13亿龙币,进出口相抵,顺差83亿龙币。
  巨额的贸易顺差,几乎将欧洲今年上半年的84%的工业增加值都流入了中华帝国国内,并以黄金和白银等硬通货作为国际贸易结算,使得中华帝国的黄金和白银储备较建国时猛增了10倍,国际金融中心从欧洲的伦敦转移至中华帝国的首都北_京和上_海,其中北_京成为世界第一金融中心,其次是纽约,第三是上_海,伦敦降至第四位。
  中华帝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后,工农比例发生彻底的变化,中国工人人数由建国前的不足100万人,猛增加到1916年的1.49亿人。
  城镇居民收入高速增长,全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181龙币,比上年增长21.5%。在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中,工资性收入增长9.7%,转移性收入增长12.8%,经营净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0.5%。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9龙币,增长34.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3.9%。其中,工资性收入增长17.9%,家庭经营纯收入增长12.1%,财产性收入增长21.0%,转移性收入增长13.8%。
  从工农收入比例来看,工人的收入还是远远超过农民的。不过,按照生活标准来看,20年前20龙币够一家四口温饱,如今物价指数仅仅小幅度上涨,一家四口35龙币即可温饱,城市消费高一些,需要60龙币左右。由此可见,中华帝国国民已经摆脱了温饱生活,步入富裕生活,达到欧洲荷兰这种二级发达国家的水平,但跟美国相比较,平均收入还差距102美元,即便欧洲的英法德三国国力消耗巨大,他们的人均年收入依然比中华帝国高出十几美元,比起来仍然有段不小的距离要追。
  当然,主要是因为中华帝国的人口太过众多,是美国人口的4.5倍,因此尽管在这次世界大战中成了暴发户,经济总量和工业总产值都达到了世界第一,但是平均到个人,再高的数据除以4.5亿人口就变得非常少了。
  不过,以中华帝国目前的增长速度来看,如果欧战再打两年,中华帝国无疑将会在总量和人均这两方面都达到美国水平。
  最能体现中华帝国大发战争财的就是货币供应量的超高速增长。随着美国参战,美元也开始波动,不再跟黄金直接挂钩,全球只有中华帝国的龙币依然可以跟黄金、直接兑换,成为全球货币体系中,超级坚挺的唯一币种。同时,也随着中华帝国插手欧洲事务,龙币成为国际通用货币,更是所有国家老百姓争相储备的币种,因为只有龙币坚挺,只有持有龙币才能够保值。
  在这种非常好的国际货币环境当中,中华帝国龙币的发行量每秒钟都在激增当中,帝国银行的印钞机日夜不停的印刷,但依然无法满足龙币的市场流通量,因为全世界各国政府和民间都在大量持有龙币,中华帝国在战前的6套龙币印钞机到1916年时已经超负荷了,帝国银行于是不得不推出500龙币、1000龙币、10000龙币大钞,用以国际结算使用。
  来自帝国银行的报告显示,中华帝国的存贷款增量保持高速。广义货币(m2)余额147.6亿龙币,比上年末增长19.7%;狭义货币(m1)33.7亿龙币,增长21.2%;流通中货币(m0)46.5亿龙币,比建国时增长了3倍多,表明中华帝国的国家财富累积已经翻了三番。
  金融机构龙币各项贷款余额64.9亿龙币,比去年增加10亿龙币,主要用于向同盟国进行战争贷款。各项存款余额124.8亿龙币,其中以王辰浩的个人存款最多,达到49亿龙币,继续稳坐世界首富。如果包括皇家重工集团和紫禁城等皇室固定资产,总额将达到105亿龙币.而在世界大战中备受摧残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其资产已经从原来的60亿美元降至45亿美元,可谓损失惨重。
  在黄金和白银储备上,1916年全球黄金总量约3.6万吨左右,其中民间储藏约占9700吨,中华帝国国库储备了11452吨黄金,约占全球各国黄金储备总量的49%,而这一年全球黄金开采总量仅有335吨。1916年全球白银总量69.4万吨,中华帝国国库里便储备了16.7万吨。
  这些黄金和白银将作为中华帝国银行发行龙币的标尺,同时也代表着世界30%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唯我独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