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装绅弄鬼

第485章 龙啸九州


的并不是义,而是音,义是通过音来实现的。

    哪怕是文字已经成熟了的先秦古籍,如果不了解字音,要理解字义是不可能的。例如,中国古籍中很多字,世人都认识,但是世人不知道它的意义。为什么?那是因为世人不知道它的确切一种。举个例子,《左传.宣公三年》所述:“昔夏氏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奸。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用能协于上下,以承天休。”这一句最后的“用、协”和“休”是什么意思?因、和、佑啊。为什么是因、和、佑的意思?那是因为古时它们是同音字,而且是中国南方的语音,在粤东俚僚土话中,“用”与“因”、“协”与“和”、“休”与“右”均同音,属同音通假。只有到了信息时代,语言才可以脱离形和音。但这是机器的语言,是机器的符号,不是人类的文字符号。人类的信息,最终是要通过音来表达的。除非人类发展到了显意识传感,人类才可以彻底不依赖语音。人类的语言,无论拼音文字还是象形文字,一定得通过音,才能得到义。音和义的关系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定的音就代表一定的义,音是义的载体,义,意是通过音来实现的!

    图画书,图书出现以后,如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就是图画,图画实际充当了录音机的功能,图画表现的是音,由音而生义,所以理解上古图画书一定要从音上理解。一个浅显的例子是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译。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至少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形成,几百年来,欧洲学者一直在设法破译埃及纪念碑铭文上的象形文字,一直不得其门而入。直到1822年,一个叫吉恩.弗朗索瓦.商博良的青年就是从埃及象形文字的图案所代表的发音,开始破译古埃及帝王名字,最终取得突破,成为古埃及语言学之父。《山海经》的文字,大量的是对图画的描述,表明《山海经》之前就是一部图画书。这就是《山海经》能够记录下几千年、几万年甚至几十万年前的历史地理的真正原因。这些河图、玉石版就是《山海图》的前身。后来帝尧整理,大禹时又有补充,并铭于九鼎,伯益据以成书,这就是后世的《山海图》和《山海经》。

    此时此刻,将超感官中光辉无比的‘白虎之血’影响导入,以观沧海,我看到了……风!阿拉斯加湾上空,在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一个直径数百公里的低压气旋正在缓缓转动,巨大的旋臂带动风云激荡,气旋中心的密集云层里,雷暴的闪光彷佛能够撕裂长空,同上空宛如长虹经天的极光交相辉映。地球继续向西转动,沿勘察加半岛海岸线,巨大的冰川在互相挤压力量中造就出无数更小块的冰川,沿海岸线随着季风水流的推动前行,由于海岸线的不对称性,使得带动冰川的水流形成巨型的环状涡流。

    在显意识中用潜意识投影出来的我,并未首先选取与‘白虎之血’拥有,理论最大亲和性的神力,作为尝试下的载体和激活。而是选择了由于个人倾向问题,质量和操纵性都更强的超感官能力……或者说,以磁场力量取得的超感官。展现在我超感官能力之前的,是何等蔚为壮观的天地大美。当一个人站在这个高度,有机会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大自然的浑然天成,时空造化的大气磅礴,无尽岁月的雕琢,天地伟力的碾磨,只会让人油然而生无尽的敬畏,面对原始淳朴,面对万千变幻,体会巨匠的手笔,鬼斧神工的气魄渐渐地,即使闭上眼睛,那种自然之美、风景之美、颜色之美、形态之美,如同意识中的烙印,历历在目。

    是的,为了能够更加直观和清晰的感知到。磁场力量与‘白虎之血’的每一分接触,深明投入与产出间关系的我,并未选择更安全的直接性碰触,而是选择了相对更危险的一种方式,那就是以凝练的阴神作为超感官能力推动磁场力量的载体,对白虎之血进行尝试性接触。以统御集体无意识和元意识之海来构成生命的基因螺旋,在回朔逆流的风浪之中,冲破物质与生命的界限,将集体无意识与地球的星体磁场融为一体,形成我崭新的生命磁场,将众生亿万年沉淀的意元意识洋烙印进我自身的每一处物质组成,

    随着地球的转动,脚下的世界在不停变换。深蓝的海域,银白的冰川,瑰丽的环流,无不显现出天地造化才能成就的神奇与壮阔!还没有等我弄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却突然发现即使闭着眼睛,自己所看到的一切也能无比清晰的出现在脑海中——不是记忆中,而是真实的在意识中呈现:无论自己看向任何一个方向,无论想远观还是细查,都像是蒙太奇镜头一样纤毫毕现。短暂的震惊过后,我立刻明白:这是在自己的元意识中,而自己所看到的一切,正是地球磁场同自己意识对接的映射。我的意识融入地球的集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装绅弄鬼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