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弟子父母双亡,自进鬼谷,即视先生为父。弟子忧心的是,出山之后,山外驱驰不胜繁重,弟子若想再见先生,恐怕艰难。弟子弟子是真的舍不下先生哪!”说到后面,竟哽咽起来。 “你有此心,老朽已知足了。” 庞涓擦拭一把泪水:“弟子谨听先生之言,近日便下山去。” “下山之后,第一子该如何落下,你可心中有数?” “弟子欲去大梁求见魏王。” 鬼谷子摇头。 庞涓大怔,急道:“弟子恳请先生点拨。” “先圣曰:‘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你将此言颠倒过来,或可成功。” 庞涓将老聃之言颠倒过来,喃喃有声:“将欲张之,必故歙之;将欲强之,必故弱之。” 鬼谷子缓缓问道:“其中道理,你可明白?” 庞涓念咏一时,豁然开朗,拱手道:“弟子明白了,谢先生指点!” “你能明白就好。”鬼谷子缓缓起身,作势离开。 庞涓急道:“先生,弟子还有一请。” 鬼谷子复坐下来:“说吧。” 庞涓不无忐忑,小声问道:“弟子下山,前路渺茫,能否得意,还求先生点拨。” “此系命数,”鬼谷子应道,“你既有求,老朽可以点拨。明日晨起,你到山中摘取山花一枝,老朽为你占一卦。” 庞涓叩道:“谢先生。” 许是过于兴奋,许是睡得太晚,翌日庞涓醒来时,太阳已经升起老高。庞涓睡眼惺忪地在榻上发会儿怔,猛地想起先生所嘱,不及洗漱,拔腿就朝山上走去。 “先生要我晨起摘花,日头已出东山,快要照进这谷里了,我该抓得紧些才是。”庞涓一边想着,一边加快脚步。 时入季秋,百花早已开过,又因山中高寒,野菊含苞,不能算花。庞涓四处寻觅,急切之间,竟是看不到一枝。 庞涓离开山路,向丛林深处走去。又觅一时,庞涓眼前一亮。 一块石壁的僻阴处,一株草花开得正艳。 庞涓急上前几步,看清是株马兜铃,花开两簇。 “倒是怪了,”庞涓自语道,“此花夏华秋实,眼下已是季秋,当是结果辰光,如何这才开花?也罢,我且折它下来,看先生如何判决。” 庞涓将它连根拔起,拿在手中观赏。 赏有一时,庞涓自语道:“此花开得虽艳,却是寻常花草,位卑身贱,不为大器,待我再寻一株名贵之花,让先生占个好卦。”遂将草花扔在地上,向前寻去。 又寻多时,再也看不到一株。庞涓原本不信命相,这又寻得气恼,遂将一脚踩在石上,自忖道:“先生什么都灵,只此故弄玄虚,却是可叹。大丈夫凭本领吃饭,小女人凭脸蛋得宠,天下之事,都是人为的,哪有什么命相?此花便不去找,又能如何?” 这样想着,庞涓干脆一屁股坐在石上。坐有一时,见太阳越升越高,庞涓直起身子,按原路折回。经过原先弃花之处,庞涓不由得停下步子,盯住地上的马兜铃花又看一阵,弯腰捡起。 经过一番折腾,又经阳光曝照,两簇草花尽皆萎了。 “也罢,”庞涓将草花又是一番端详,纳入袖中,“先生既有交代,空手回去也是不恭。我且将此花带回去,好歹是个搪塞。” 回到山下,庞涓来到溪边,洗漱一番,整好衣冠,走向草堂。 草堂里并无他人,只有鬼谷子盘腿端坐,显然是在候他。 见先生这般认真,庞涓反倒踌躇了,欲再出去寻花,又觉不妥,只好硬起头皮近前叩道:“弟子叩见先生!” 鬼谷子劈头问道:“你的山花呢?” “回禀先生,时值季秋,百花开过,弟子寻有多时,竟是看不到一株山花。” “看不到山花,你的袖中却是何物?” 庞涓震惊,心道:“神了,连此袖中之物,先生也能看出。”迟疑一下,从袖中摸出那株已是半萎的山花,双手呈上,顺口解释,“这株草花不为大器,弟子本来不屑摘它,后来实在寻不到其他山花,方才带它回来。鉴于此花非弟子所愿,弟子是以没有示予先生,还请先生见谅。” 鬼谷子接过山花,端详一阵,递还庞涓。 庞涓接过山花,见鬼谷子闭目端坐,显然是在运神聚功,遂将草花放在一侧,叩首于地,静候先生卦辞。 鬼谷子冥思有顷,睁眼说道:“此花共开一十二朵,昭示你荣盛一十二载。此花采于鬼谷,生于阴,见日而萎,鬼旁著委,喻你成功之地当在魏国。” 庞涓心中忖道:“昨晚我已讲明去魏应聘,成功之地自然是在魏国,此事何劳再占?” 鬼谷子话锋一转:“不过,你拔后弃之,弃后复拾,心怀二志,又在老朽面前藏而不露,昭示你日后必将欺人,亦终将受欺。” 庞涓再次忖道:“常言道,兵不厌诈。这个世道,我不欺人,人便欺我,此话又是哄人。” 鬼谷子似已猜出庞涓心中所想,略略一顿,轻声叹道:“再容老朽饶舌一句,此花名叫马兜铃,马喜食之,羊却不喜,是以老朽送你一句偈语:‘遇羊而荣,遇马而绝。’” 庞涓再拜:“先生所占,弟子谨记于心。” 鬼谷子追问一句:“你谨记什么?” “遇羊而荣,遇马而绝。” 鬼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