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屡战屡败的美国空军来说,nc-4战斗机的出现令美空军第一次有了可以对抗中华帝国空军雷电战斗机的能力,尽管作战半径不足,但却可以担任本土防御作战任务。 为此,美国空军在得知该机试飞成功后,立即下达了2000架订单,要求在三个月内完成。 但显然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寇蒂斯公司在六月底仅仅完成了40架nc-4战斗机的生产制造,而且单机造价也非常昂贵,超过了雷电战斗机的制造成本,达到35万美元。相比较而言,中华帝国的雷电战斗机一开始试生产时的造价达到了33万龙币,但随着对美战争的刺激,大量猫妖战斗机损失后,中华帝国本土大规模生产雷电战斗机,使得雷电战斗机的生产成本已经降至12万龙币。而且在产能上面,中华帝国100多家航空公司每个月可以为中华帝国空军提供1000架雷电战斗机。 可以说,当美国研发出可以抗衡雷电战斗机的新式战斗机时,中华帝国方面已经实现雷电战斗机的工业化批量生产了。而战争拼的是消耗,美空军依然处于被动状态。 同样,这种情况也发生在美国另一家航空公司波音身上。 波音航空公司早在1916年时时就开发出了托马斯?摩尔斯(thomas-morse)mb-3 战斗机,当时这款战斗机是为欧洲战场而研发,针对德国空军的福克战斗机而生产。不过,欧洲战场上的战斗机更新换代的速度太快,基本上每个月都会有一款新式战斗机或者改良型号出厂,因此波音对mb系列战斗机的研发始终不能满足欧洲空军的要求,被一再推迟。 直到中美大战爆发后,美国空军有感于跟中华帝国空军差距太大,为了避免被一边倒的屠杀,美国空军要求波音跟寇蒂斯竞争,研发更先进的战斗机。 波音于是在 mb-3 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最终在1917年5月完成 mb-3a战斗机的试飞工作。 mb-3a战斗机针对中华帝国空军的猫妖战斗机而设计,吸取了雷电战斗机全金属结构和流线设计,性能上超过了美军现役的骆驼、纽波特、f1等战斗机,被美军列为重点研发项目。 该机重新设计了尾部翼面,修改散热器以及用钢管焊接机体结构取代原来的木制结构等。值得注意的是,波音公司就是凭着 mb-3a 的良好口碑逐步走上正轨,而这款战斗机实际上是波音用商业间谍从托马斯?摩尔斯公司获得的,后者却很快失去这款战斗机的专利被美国人所遗忘。 由于中华帝国空军出来雷电战斗机外,还有更加强大,被美军称之为变态的地狱火战斗机,波音的下一个战斗机方案于是以地狱火作为奋斗目标,但是由于无法获得地狱火战斗机的性能参数,仅仅凭借一个侥幸从地狱火屠刀下逃生的美军飞行员口述情况,知道地狱火战斗机拥有变态的6挺12.7毫米重机枪和机载火箭弹武器,以及远超雷电战斗机的速度和爬升高度,波音公司为此研发了15款战斗机,但只有最后的波音15型战斗机在外观和武器上较接近地狱火。 波音公司在波音15战斗机上使用了钢管骨架机身加木制机翼,装备 535 马力柯蒂斯 d-12 型液冷发动机,时速达到了惊人的270公里每小时。但地狱火战斗机的真正速度380公里每小时并未被美军猜到,因此波音15战斗机的速度依然无法跟地狱火对抗。 同样在有效升限上面,由于美军的飞机根本无法达到地狱火的6000米升限高度上,因此仅凭美军飞行员口述5000米的升限使得波音设计师们将波音15战斗机的升限定在了5000米档位上,等到真正空战时,依然无法抢夺制高点。 在火力上,波音15的6挺9.92机枪同样不是地狱火战斗机的对手。而且波音15没有火箭弹装置,为了提升速度和高度,跟nc-4战斗机一样,牺牲了有效载荷和航程,只能在200公里范围内作战,跟地狱火的1200公里航程相比,差了不止一个档次。 当然,波音公司发展该机的目的并非真的跟地狱火战斗机对抗,而是与柯蒂斯公司争夺市场,纯粹为了利益。可以说,波音15是为了迎合美国空军的心态而开发的,为了独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