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我独裁

第433~434章 金融讹诈和黄金大抢劫


中华帝国进口到的大量粮食、肉、鱼烂掉。1916年,储存变质的粮食达15万车厢。海运也不妙。波罗的海、黑海早被德国、奥匈和土耳其帝国所封锁。俄国和盟国的联系中断,全面依靠中华帝国。但是,中华帝国出于对德国的要求考虑,不断减少对俄国的出口,加上俄国的铁路运力太差,长期的超载压坏了铁轨无法修理,结果,大批货物被堆积在通商口岸,无法运入内地。在阿尔汉格尔斯克,煤堆得像一座座山,沿码头堆着一箱箱供兵工厂使用的车床。在摩尔曼斯克,船只等待卸货要等几星期、几个月。
  大战爆发后,沙俄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应征入伍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口达1500万,主要来自农村。男劳动力减少 47.4%。耕地面积减少 1千万俄亩。耕畜从1913年的1800万头减少到1916年的300万头。粮食收获量减少 1/4。运输的困难又使城乡联系实际中断。在市场上,粮食、肉、糖和其他农产品日见短缺。1916年5月,彼得格勒只能得到计划供应粮食的 14%。地主、富农和商人却掌握着大量生活必需品,囤积居奇,投机倒把。粮食往往从商店消失,却又在黑市上以高价出售。1916年夏,彼得格勒粮食价格比战前提高4.5—6倍,肉和糖尤其昂贵。广大人民处在饥饿线上,怨声载道,不得不起来斗争。1915年在沙俄因饥饿引起的农民暴动达684起。1916年头5个月,农民起义达1510次。
  在各交战国中,俄国的战线最长。战争在5万平方公里的俄国领土上进行。600万难民无家可归,缺衣少食。很多人在战争中断送生命、受伤致残和死于瘟疫。到1916年8月30日止,俄国共损失840万人。许多士兵的家庭无人抚养,生活非常痛苦。 为了维持战争,沙皇政府的军费开支与日俱增,到1916年3月,达600亿卢布以上。其中92%靠借外债支付,其余靠借内债和滥发纸币支付。卢布的官方牌价降到55戈比,购买力降到7戈比。国债从1913年的88亿卢布增加到1916年1月的636亿卢布。沙皇政府的财政面临崩溃的境地。沙皇政府为了满足战争需要,在1915年成立了国防、粮食、燃料和运输4个专门会议,来调节国内的经济生活。但并没有能够挽救经济的破产,却对劳动人民实行无比残酷的掠夺。大多数工厂为完成军事定货延长工作时间,增加劳动强度,剥削妇女、少年的劳动。
  经济混乱,加上军事失利,促使全国革命运动重新高涨起来。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反对沙皇制度的斗争结合了起来。
  1915年5月,发生了伊凡诺沃-沃慈涅先斯克工人罢工,要求降低物价、提高工资。接着,科斯特罗马工人罢工。爆发了波罗的海“汉古特”号主力舰水兵的起义。 俄国境内被压迫民族也进行了维护民族利益、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1916年初,为纪念“流血星期日”,彼得格勒10万工人罢工。广大农民的不满情绪也在增长。抗捐、反对征调粮食和马匹的运动遍及各地。士兵也受到革命的影响。2月,中亚细亚和哈萨克斯坦的起义,是这一年的重大事件。其中哈萨克斯坦土耳盖的起义一直坚持到“五月革命”后,还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展开斗争。
  在沙俄的统治阶级内部,政权危机趋于表面化。沙皇尼古拉二世和皇后阿历山德拉在政治上、军事上走投无路,在精神上便寄托于迷信。格?叶?拉斯普廷冒充“仙长”、“先知”,被引进宫廷。他以迷信填补沙皇和皇后心灵上的空虚,取得他们的信任,在宫廷日渐得势,终于操纵了皇室部分的权力。1913—1916年,在拉斯普廷的策划下,更换了6个内阁总理、8个内务大臣、7个陆军大臣、5个外交大臣、8个农业大臣、14个司法大臣。1916年,统治集团又分裂为以大臣会议主席(内阁总理)斯提尤尔美尔为首的亲德派和以外交大臣萨松诺夫为代表的亲英派,以及以拉斯普廷为首的亲中派,三派互相攻讦,使得沙俄政治更加混乱。
  阿历山德拉甚至被怀疑是德国的间谍,因为她出生在德国,重用亲德派。在贵族中间,对沙皇的昏聩无道亦痛心疾首。
  终于,忍无可忍的俄国国民爆发了“五月革命”。
  到1916年5月2日,彼得格勒工人在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下举行罢工。参加罢工的达14万 5千人。在莫斯科、哈尔科夫、巴库等城市也举行群众性的罢工和示威游行。在这个时候,资产阶级感到恐慌。资产阶级向沙皇呼吁,希望沙皇让他们参加政权。但是,沙皇根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唯我独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