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不会让德国的公海舰队走出波罗的海和北海。英国立即支持法国强化对摩洛哥的控制,计划将摩洛哥变为法国的领地。德国自然不允许,在这之前,英法曾经签订协定,法国承诺不干涉英国在南非的行动;英国则承认摩洛哥是法国的势力范围。但这侵犯了德国在摩洛哥的殖民利益,因此德国同样在摩洛哥扩张势力,阻止法国。 德法英三国在摩洛哥大量制造恐怖事件,摩洛哥政府官员们变成了替罪羊,今天死个不听话德国人话的部长,明天又一个不听英法摆布的局长暴毙,造成摩洛哥政局动荡,社会秩序混乱。 1909年 2月,法国要求摩洛哥在法国监督下进行“改革”,企图使摩洛哥为法国的“保护国”。德国立即进行抗衡。3月,德皇威廉二世访问摩洛哥城市丹吉尔,宣称德国要维护摩洛哥的独立,列强在摩洛哥的地位绝对平等。接着德国宰相比洛向参加1880年《马德里条约》的所有国家建议,把摩洛哥问题提交国际会议讨论。 《马德里条约》规定,所有外国及其公民在摩洛哥所享有的通商权利和其他权利均应一律平等。德国给法国的照会以战争相威胁,法国外长t.德尔卡塞采取强硬态度,并得到英国的支持。局势顿形紧张。6月6日,法国内阁会议发生激烈争论,德尔卡塞被迫辞职,总理m.鲁维埃兼任外长,同德国继续谈判。 这时,两大军事集团都不希望将矛盾激化,因为双方都没有任何全面战争的准备。尤其是英国,绝对不允许爆发大战,因为英国在英中战争和八国联军瓜分英国殖民地战争中元气大伤,需要休养生息。 同样,德国叫嚣着战争,但是德国公海舰队还不足以打破英国和法国强大的海军封锁,因此德国海军也需要时间准备。 双方都要面子,但是都不想立即开战,于是请中华帝国作为调停者。本来想让美国也一起介入的,但是欧洲国家认为,美国在欧洲没有立足点,没有话语权。而中华帝国不同,强大的军事实力有本钱让两大军事集团都给面子,同时中华帝国获得了地中海塞浦路斯海军基地,有资格参与地中海的摩洛哥危机。 然而,令两大军事集团悲催的是,中华帝国一直就没安好心,调停不假,但是却故意把问题复杂话,制造更多的利益纠纷。 由于双方都不想大战,因此只能按照中华帝国的调停方式接受谈判条件。 7月8日,德法达成了协议,接受中华帝国提出的和解条件,并签订了《摩洛哥和解条约》。由于中华帝国故意偏向德国,会议结束时签订了有利于德国的条约。承认摩洛哥独立,但又承认法国和西班牙在摩洛哥的势力范围,造成德法的矛盾没有根本性解决,反而恶化了。同时,中华帝国又把摩洛哥的警察控制权交给了德国,丹吉尔港口改为国际共用港口,为德国海军进入丹吉尔港口创造了法理条件。但是中华帝国又把港口管理权交给了法国人,使得德法两国在丹吉尔港的问题上进一步激化。 摩洛哥危机在中华帝国的斡旋下,在两大军事集团都没准备好战争的前提下解决了,但是只是表面上解决了,双方都有面子下台阶,避免局势升级而已,被中华帝国故意搅和了一顿后,矛盾更加尖锐深化了。 两大军事集团的斗争不仅仅在非洲,在欧亚大陆上,双方同样在角逐。 起自博斯普鲁斯海峡经巴格达至波斯湾的铁路。19世纪80年代末,德国为争霸世界,推行东进政策,把势力伸入近东,力图修建一条铁路,使之与欧陆铁路相联接,成为一条自汉堡、柏林经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直抵波斯湾的大铁路。这一铁路不仅使德国势力控制土耳其,而且严重威胁高加索、波斯等地区和英属印度。因此,遭到俄、法尤其是英国的反对和阻挠。 这条铁路正是因为同时威胁到英法俄三国的核心利益,导致其成为三国协约签订的一个主要原因之一。 1889年,在德意志银行的领导下,一群德国工业家和银行家,从奥斯曼政府那里获得了一项特许权,建设从首都君士坦丁堡横穿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的铁路。这一协议持续十年后,到1899年,奥斯曼政府又批准了第二阶段的建设任务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