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十字路口,客流量很大。 这本来就是一个饭馆,原主人不善经营生意不好,所以打算租出去,但得知是黎荞有意买铺子,原主人就改了主意,由租变卖,而且还打算降价。 黎荞从不占人便宜,在他明确表示会记着这份人情的情况下,经过一番推让,最终他用市价买下了这间铺子。 虽未开业,但铺子里每一处都打扫的干干净净。 陶竹对卫生的要求很高,哪怕没开业,每日早晚也都得打扫一次。 黎荞在铺子里转了一圈,很满意。 对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也很满意,当初他和陶竹买人时就特意挑的是看上去忠厚老实听话的,如今经过陶竹的培训,这十二个半大小子就更听话了。 不过,国富民安风调雨顺金榜题名,再加上黎大山和陶竹,也才十四个人。 十四个人开这么大一铺子,人手有些少了。 从铺子里出来,坐上牛车,黎荞问陶竹道:“要不,咱们去问问庄泉周芸?看他们愿不愿意去铺子里干活。” 庄文每日上班后,庄泉周芸就待在家里做家务,庄园时常到处溜达,但他们夫妇很少出门。 他们不需要开铺子,也不需要跟沈画一般天天画衣服,还算清闲。 “行。”陶竹没意见。 于是,黎荞和陶竹直接去了庄文家。 庄文刚买了宅子,三进的,虽然和黎荞家不在同一个巷子,但距离还算近。 庄文听黎荞陶竹说了来意,不等庄泉周芸回答,便给两人做主了。 “他们俩在家里待着也是待着,不如出去干活挣点钱儿。新宅子花了二千三百两银子,这可是动用家里的老底了。” 庄家虽是小地主,多年来积累了一些银子,但是,在黎荞做出粉条之前,庄家只靠着田地里的收入,每年只能攒个二百多两银子,若是遇见灾荒年,那这数字还得降。 这几年因为有红薯粉条,家里攒的银子多了。 但关键是庄文这些年一直在花家里的钱,庄家没分家,他此前读书,这会儿买宅子,整个庄家数他最能花钱。 现在虽然每个月可以领一百五十两的俸禄,但是,既然现在黎荞陶竹铺子里缺人手,庄泉周芸夫妇两人在家除了家务又没正经事儿做,那不如去铺子帮忙。 唉。 这夫妇俩成亲好几年,但一直没孩子——他大孙子是他二儿子生的。 现在周芸压力挺大的,出去做事比待在家里胡思乱想强。 周芸和庄泉见庄文答应的如此麻溜,便也点了头。 知道庄泉和周芸的作息与自己一般,所以黎荞陶竹给两人划定的工作时间比较短,中午时就可以回家。 不能让这对夫妇因为鸭货铺子而耽搁了庄家的事儿。 又添了两个人手,但是,黎二山和黎夏的个人问题也不容忽视,所以临走之前,黎荞特意拜托庄文,让他给黎二山和黎夏留意留意。 昨天黎大山提起此事之后,在晚上的饭桌上,黎荞询问黎二山和黎夏的意见,想知道他们俩喜欢什么样的另一半。 两人的回答挺一致: 看着顺眼的。 他们俩也不讲究什么家世,唯一的要求就是看着顺眼。 这个要求其实比提一大堆要求还难,但一辈子的大事,必须得这两人满意才成。 所以,从庄家回去时路过徐瑛沈画家,黎荞陶竹两人下了牛车,把刚才拜托庄文的话向徐瑛重复了一遍。 庄文和徐瑛在京城待的时间短,两人如同黎荞一般,认识的人少,因此,从徐瑛沈画家出来之后黎荞陶竹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韩家。 韩家虽说认识的大多是商贾之家,但是,黎荞官儿小,黎二山和黎夏身为他的侄子,可选择的范围有限。 若是能和富商家结亲,那也挺好。 翌日,去翰林院上班,中午时,辛知又和黎荞一起吃饭。 今日黎荞没带点心,而是带了些鸭货。 陶竹和黎大山为了练手,做了不少鸭货出来,不仅自家人吃,还给庄家、徐瑛沈画、孟月、韩家送去了不少。 黎荞自然也要消耗,他给辛知带了一食盒,让辛知带回家去。 辛知尝了鸭货之后,当真是爱死。 不过,他昨晚问他祖父能否把当年的事告诉给黎荞,他祖父立马摇头,家丑不可外扬。 “黎兄啊,你只能先忍一忍你的好奇心了。”他拍着黎荞的肩膀道。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