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拼搏年代

拼搏年代 第748节


人!”
  吕冬也看到了,一行人三人手里拖着大行李箱,其中一对中年夫妇都四十来岁,对男的有印象,稍微一看就认出是小舅来。
  小舅个头挺高,一米八多,穿着深蓝色的带领半截袖t恤,样貌与他老妈隐约有几分相似,走起路来跟吕春一样,腰杆挺得特别直。
  旁边的小妗子肤色很白,个头得有一米七,留着齐耳短发,人也很有气质。
  俩人身后跟着个十七八的小伙子,长得身高体壮的,身板与吕冬多少有些相似,鼻梁上架着一副近视镜。
  吕冬跟他打过电话,这是表弟胡彦。
  三个人一出来,吕冬立即迎上去打招呼,同时接小妗子拖着的大行李箱。
  胡春杨一看吕冬,忍不住说道:“长这么大了,上回我回来,你还是个毛头小子。”
  吕冬就笑:“胡彦都长的跟我一般高了。”
  胡春兰跟小妗子佟红说话,吕冬连忙说道:“这不是说话的地方,咱先出去。”
  “对!”胡春杨跟着吕冬走:“先回家里。”
  五个人先后出了车站大厅,出口附近停着一长串出租车,离开大厅不可能再管的特别严,立即有司机过来拉活。
  但跟以前不一样,以前司机直接抢行李,现在顶多就问问打不打车。
  这些人最喜欢拉的是外地客。
  “有车!”吕冬随口一句,把人打发走。
  听到这话,还是本地口音,围过来的出租车司机立马散了。
  七座的别克商务车,放上所有行李,五个人坐着也相当宽松。
  一上车,胡春杨就说道:“火车站换地方了?”
  吕冬发动汽车,回道:“从城区搬出来了,今年刚启用的。”
  转到路上,胡春杨好奇的四处看:“认不出来了,都认不出来了。”
  胡春兰就指给他看:“那边,看到仿古建筑那片了没?那里是洛庄……”
  胡彦这时候接话:“是不是很有名的那个洛庄汉墓?”
  “就是这。”胡春兰进一步说道:“你们不知道,这个大墓,最早是冬子发现的。”
  胡彦一听,来了兴趣,问道:“哥,真的假的?”
  吕冬笑着说道:“运气好,碰见洛庄的熟人卖金饼子,正好我有个朋友在省大学考古,就让他过来看了眼,结果发现是西汉的金饼,追根溯源就到了这,然后就上报了。”
  “你怎么就上报了!”胡彦替吕冬惋惜:“那么多好东西,哥,你挖出一件来,就发达了。”
  佟红轻拍了他一巴掌:“胡说八道,脑袋里都在想什么?那是犯法的。”
  小妗子不是汉族人,普通话说得很流利,不过口音稍微重一点。
  胡彦一拍脑袋:“我差点忘了,冬哥生意做的这么大,不在乎这些。”
  吕冬故意开句玩笑:“我是怕进去。”
  车上的人都笑。
  渐渐接近洛庄路口,到了这里,胡春杨一下子想了起来:“从这里一路往北,就是吕家村了。”
  他回忆起以前:“上初中的时候,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从这条路上走,去镇上上初中。”
  从洛庄路口到吕家村,开的不快也就几分钟的功夫,当看到吕家村高耸的前门楼子时,胡春杨满眼好奇。
  再看两边,有大型游乐园,有植物园区,还有正在建设中的海洋极地世界。
  “你们吕家村做大做强了!”胡春杨虽然离家多年,但终归是在这一片长大的,很多人很多事还有记忆:“年初在七点新闻上,看到领导来视察,看到领导跟吕振林说话,跟冬子说话,我都不敢相信我的眼睛。”
  胡彦指了指前门楼子上面的匾额:“爸,你看看那上面,还有领导的亲笔题字!”
  胡春杨说道:“你们吕家村是真厉害了。”
  从前门楼子南边转弯前,吕冬问道:“小舅,妗子,要不要下来看看?”
  “先不看了,先去家里。”胡春杨不着急,这次回来能待一阵子:“后面有的是时间转。”
  车子转弯,他又说道:“冬子,你买卖做的不小,我待的那个边境城市,都有你的店开业了。”
  吕冬就笑:“小舅,回头你可得帮我照看着点。”
  胡彦凑热闹:“大上个月放暑假回去,我还请同学在汉堡皇搓了一顿。”他刚读了一年大学,对于创业成功的人,有种天然的敬佩:“哥,你白手起家,创下这么大事业,真是太厉害了,我们学校经济系,还把你和你的企业当做经典案例在课堂上讲解。”
  姑姑家里是啥情况,胡彦听老爸说过,那么差的条件,吕冬几年做成全国第一流的餐饮企业,想不佩服都难。
  来到吕家村新村,看到一排排整齐的别墅,胡春杨明白,吕家村真的今时不同往日。
  进了家门,都在客厅里坐了,吕冬去烧水冲茶,胡春兰陪着小舅一家子在客厅里说话。
  看到客厅正中吕建军的遗像,胡春杨挺直身板,敬了一个军礼。
  说了几句,聊到住处,小妗子坚持去住酒店。
  马家村的老房子,早就全部属于老大了,胡春杨在这边没有宅基地。
  胡春兰就说:“老三,你们回来一趟不容易,家里地方宽敞,就住家里,赶明天就让冬子拉着你到处看看,这两年变化挺大的。”
  胡春杨赶紧说道:“姐,我们住酒店就行,住家里太麻烦了。”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拼搏年代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