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合,也不过是刀光剑影里的其中一桩。这朝堂就是一场闻不见血腥的风雨,风雨过后,又是一场风雨,不会停歇。 君瑶在午时,去往刑部。大理寺停尸房内,陈放着于慎的尸体,有明昭带路,君瑶顺利地见到了于慎的尸体。 秋后渐渐凉爽,大理寺停尸房有冰块镇着,阴凉无风,所以尸体保存得不错,还没有腐烂。 对比着验尸单,君瑶仔细检查了尸体上的可疑之处。其一为衣服袖口内侧沾染的颜料,若不将袖口翻开检查很难察觉。这些颜料看似单一,实际有好几处斑驳的痕迹,君瑶捉摸着能否让顶级的颜料配比工匠来比对。其二是衣领上记录的清洗痕迹。于慎的衣服布料柔软,是素软锦,不容易清洗,大部分人穿这种布料的衣服时,都很是爱惜小心,因为一旦弄脏,将衣服清洗过后,就基本不能穿了。所以,于慎衣裳领口处的清洗痕迹才很显眼。以于慎的家底,也不至于穿一件清洗过的衣服,所以这清洗的痕迹,有没有可能是凶手留下的? 君瑶早有推测,所以凑近袖口闻了闻,果然闻到淡淡的香味。 其三为鞋子。她检查的几间学舍之中,都出现了鞋印。于慎的鞋底有防滑的花纹,纹理深且细,花纹缝隙里带着泥土灰尘等物。 将这几处疑点再次查证完毕后,君瑶出了大理寺停尸房。 她脑海中的思绪,如奔流而去的水,快速浩荡,不断地飞流思索着。案情一一推论完毕,她发现还有遗漏之处。但这处遗漏,也不算无解,轻而易举就能解决。 出大理寺,随意找了个食摊吃午饭。而后君瑶又回了大理寺,等着明长昱下朝。 这一等,等的时间还有些长。她吃过饭后,寻了处临街视线好的茶肆喝茶。茶肆热闹得紧,大堂里沸反盈天,喝茶吃点心的男女不少,高谈阔论的书生也不在少数。尤其临近秋闱,来京城准备参加科考的学子大量涌入,许多客栈或饭店时常人满为患。 君瑶本不想听他人言谈,可惜还是有敏感的话语传到她耳朵里。离她不远的几个书生模样的人,大约是一同作伴来参加科考的,言谈斯文有才学,看穿着却不像富家子弟。之所以会引起君瑶的注意,是因为他们的话中,提到了凌云书院。 原来圣上颁发的关于大兴凌云书院的诏令已然下到各郡各县,不少寒门学子不远千里来到京城,将凌云书院作为了入学的选择之一。可凌云书院名声不大,从院中学成的人也寥寥无几,不少学子仍抱着观望的心态。何况凌云书院出了命案,且夜发大火,被不少官员弹劾,形势岌岌可危,让许多观望的学子拿不定主意,甚至打算走其他门路。 君瑶听了,不免心寒,几次看向那几个读书人,欲言又止。 连喝了几盏茶,估摸着明长昱也该回大理寺了,君瑶正准备付钱走人,忽然就见明长昱优哉游哉地进了茶肆。 他径直在君瑶对面坐下,桃花般一笑,摇了摇手中的玉扇,说道:“我与这位公子投缘,不如公子请我喝杯茶。” 他作寻常公子打扮,玉簪束发,眉鬓若裁,身着淡青竹色直,乍一看,倒像是脱尘的青涩儒生。 君瑶愣了一瞬,才知道他在跟自己搭话,便叫了茶博士来斟了一盏茶。又轻声问:“你怎么来了?” 明长昱收起扇子,轻轻抿了抿,说道:“因为你在这里。” 君瑶嗫嚅着,手指捏了捏温热的杯盏,示意他听临近几桌书生的对话。 明长昱漫不经心一笑。凌云书院是什么局面,市井坊间对此有何评价,他了若指掌。他当然不会抱着什么待案情真相大白后谣言不攻自破这样的想法,与其等待事后观摩,不如先发制人。 寒门的学子其实很清楚自己的境遇。除非自己当真才学惊人,且此次都有老天眷顾,否则很难有出人头地金榜题名的胜算。他们原本以为凌云书院是一条稳当且能实现自我的路,如今书院频频出事,就让这些学子更茫然了。 所以,现下需要再添一把火,给书院造势。 ?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