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差点睁不开,连打好几个哈欠,精神萎靡不振:“谁知盘中餐,赚钱真辛苦,真是困死本宫了…” 一旁伺候笔墨的小太监,早就困得不行了,连趁机劝道:“殿下,就寝吧,天都要亮了……” “本宫收了老高银子,岂能言而无信,今后还如何赚老高的银子!” 但,朱厚照真是困得不行了。 他灵机一动:“给本宫拿些核桃来。” 片刻,小太监将捶碎的核桃,端了过来。 朱厚照站起身:“倒在本宫的御椅上。” “???”小太监脸上写着大大的懵字。 将碎核桃铺满御座,他还觉得不够,专挑尖的放在中间。 朱厚照一屁鼓坐上去,疼得龇牙咧嘴,但却精神百倍。 大清早。 严成锦和郑乾,还有王越各抱着一摞大明会典,等着上朝。 期待重修大明会典的百官们,都看过来。 正在这时,一个东宫小太监抱着会典来:“严大人,殿下让您一会儿去东宫,付银子。” 这厮还惦记着招兵买马,出征鞑靼。 真是个讲信用的好孩子。 “本官知道了。” 金钟响起,百官排队进入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向都察院的方向:“严成锦,将大明会典拿给朕看看。” 萧敬已走下来取,呈递到弘治皇帝面前。 百官窃窃私语,注视着弘治皇帝的面色,却发现弘治皇帝的面色变得古怪起来。 “朕怎么不记得,朝廷有在建州设立李满住卫,这是谁修撰的?” 严成锦微微躬身:“回禀陛下,是太子。” 弘治皇帝嘴角猛然抽了抽,举着会典,老脸竟有几分尴尬。 太子真修了,太子修的会典能看吗? 毁了,毁了啊! 百官面色变得极为精彩。 此时,马文升站出来一步:“陛下,前朝时,却有在辽东设立李满庄卫,乃建州三卫之一。 只是许久不曾通贡,陛下忘了。” “竟还真有啊?太子不错,朕忘了他还记得。”弘治皇帝哈哈大笑。 萧敬又呈上几本增补过的会典。 增加了海南布政使司和天文风俗部分。 光看目录,弘治皇帝未曾看过全册,也能看出来,增补之后,比之前齐全了许多。 “陛下,可否让臣等看看。” 刘健和李东阳等人凑在一起,翻阅了几章。 此子并未修改原书,而是增补了一部分。 当真是齐全了一些。 严成锦见机会来了,递交一本册子,道:“陛下,这是此次修撰大明会典的名单。” 弘治皇帝把名册打开,严恪松和程敏政等人的名字,映入眼中。 他瞪大眼睛。 你爹远在延绥,程敏政在朝鲜,哪里修撰了,这是欺君! 弘治皇帝沉下脸:“朕倒要听听,你爹如何编修大明会典?” “臣未去过三边,所著所闻皆来源于家父。 故而,真正论起来,著书的人应当是家父才对。 臣不过是代笔。” 严成锦如是说道。 就如同写论文要挂个指导老师,这样说并无问题。 弘治皇帝竟然无法反驳,百官也不知该如何辩驳。 内阁三人倒是不介意让此二人留名。 “内阁三位师傅编修会典有功,各赐蟒袍一件,其余编撰之人,升米俸十石。 让史官,将诸公载入史册中。” 严成锦心中松了一口气,这样一来,远在边陲的老爹,也可以载入修撰的史册了。 李东阳心中暗喜,我儿兆番因祸得福。 弘治皇帝看向兵部,担忧道:“大同可有疏奏传回?” “回禀陛下,还没有!”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