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胤禛来。 哥哥弟弟们能怎么办,内心独白都是:行, 你俩狠。 保康哈哈哈笑:谢夸奖。 胤禛冷着脸:做该做的事情, 怎么就狠了? 说实话, 官僚机构臃肿是任何一个朝代发展几十年上百年后的必然, 不光是官僚, 小吏机构也是。 宋朝的王安石变法有关于这一方面的条令,明朝的张居正也有关于这方面的规定,却都难以根治, 一切只因为, 这本就是无法根治的事儿。 官僚机构的自身膨胀差不多算是一种本性。 如何遏制这种本性, 每个国家有每个国家的方法, 比如西方国家的议会或者类似机构审议预算等等方式,都是尽可能地避免官僚机构的自我膨胀, 吃掉过多的国家财富混乱国家管理。 当前大清国的官僚机构膨胀,宋朝时期的情况有点儿类似。 飞速大发展中的大清国,朝廷不光原有的衙门人手不够, 新出来很多新部,新衙门, 主管天然气的, 主管技艺研究后勤的……根本就没人。 朝廷急切之下, 不停地选拔官员,很多人为了报效国家,为了改换门庭,为了高薪厚禄……争抢进入官僚系统, 一场科举取各科进士达六千人,不算恩科,三年一次,想想这人有多少?还有通过博学鸿儒科考进来的,恩荫的,买官的,之前因为犯小错儿下去又自己活动上来的…… 上上下下加起来,每三年官员的增加,以上万人数计算。尽管有因为贪污犯罪等等被打下去的,可还是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阳春三月里,兄弟忙碌的间隙,保康抿口茶,放下茶盏感叹:“一个国家是一棵树,老百姓才是根基,外面那些光鲜亮丽迎风招展的官员们是枝丫,包括皇家宗室,如果我们不控制,任由这颗大树疯长……” “大部分的养分都供应到枝杈的生长,枝丫长得比树根还粗壮……” 胤禛眉心紧皱:“官比民多,将比兵多。这是宋朝的情况,其他朝代也有。人之常情。很多主政者面对做事的人,第一反应还是平衡,而不是精简。就好比很多当官的人,第一直觉就是升官发财、欺上瞒下,推诿责任。” “现在大清国有三亿五千万人口,弟弟还觉得,应该控制一下人口增长。” 保康:“……” 胤禛抿口茶一副特严肃的样子:“大清吸取前朝的教训,不分封诸王,除了铁帽子王,其他宗室都是降等袭位,且只有一个儿子可以承袭,如今更是收回给八旗子弟的奉养,这方面的国库压力非常低。” “但自从‘一条鞭法’实行取消人头税后,大清的人口太多,增长太快。还都主要集中在京畿地区、江南地区、东南沿海……国家暂时无力好好地养育这么多的孩子,一般家庭也无力好好地养育。” 保康:“……” 保康找回自己的声音:“胤禛弟弟说的对。如果不管一管,再过二十年,那很可能就是五亿人口。管一管,时间拉长,改为五六十年后,五亿人口。” 胤禛再抿一口茶:“保康哥哥说得正是弟弟所顾虑。小套套现在越发薄了,价格也越来越低了,一般家庭都可以用得起。这样一来,一个小家庭,一对夫妻,只剩三到四个孩子即可。” 保康:“……” 眼睛瞪圆、嘴巴张大,结结巴巴的,一副不敢相信的模样。 “三四个?” 胤禛:“嗯,三四个。保康哥哥也认为三四个太少?” 保康赶紧摇头,大力摇头。 “不不不,哥哥不是说少。哥哥一开始听你说要控制人口,以为一家就生两三个,比如哥哥,哥哥就认为,一个孩子就挺好。” 胤禛:“……” 这次轮到胤禛不可思议不敢相信。 “两三个?多子多福才是好。三四个都少了。” “哥哥还认为一个孩子就挺好?难道哥哥就要弘晏一个孩子不成?弟弟要去告诉汗阿玛和皇额涅。” 说着话就站起来就去畅春园。 “哎,哎,哎,哥哥就是说一说。哥哥这是随缘份。” 保康赶紧起身拦住,胤禛用眼神表示不相信。 保康:“……真的真的哥哥嫂嫂从来不用小套套小药丸更不用。” 他一口气说出来,胤禛来不及阻止,登时脸通红,知道保康哥哥向来不大避讳,强撑住气势问道:“改明儿我要弘晖额涅和嫂嫂去聊聊。”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