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我独裁

第562章 石油战争


不会使德国受任何损害,而经济战是英国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罗马尼亚倒向德国,英国首相张伯伦宣布在罗马尼亚受到侵略时提供一切援助,并给予罗方500万英镑的贷款,用来购买英国军备,而且还答应购买20万吨小麦,作为让罗方放弃与德国合作的报偿。
  由于罗马尼亚严守中立,不愿因此挑衅于强国,因此只能对伦敦和柏林虚与委蛇,两不得罪。英国转而开始利用其经济优势,以经贸方式诱导罗方向己方靠拢。它联合法国,准备向罗马尼亚支付6000万龙币,条件是炸毁罗马尼亚油田,但被罗方拒绝。英国转而利用本国资本掌握罗马尼亚大部分石油开采权的优势,在“二战”爆发初期大量进口罗方石油,并抬高价格,使其主要流向外汇相对充足的其他西方国家。
  罗马尼亚所有的库存石油都被英国抢购,英国还预订了下半年供油合同以及合同期满后的石油供应权,而且尽可能租用罗马尼亚所有的驳船和火车车厢,以免被用来向德国运销油料。很快,多瑙河流域的148条不同类型的油轮都被英国人租赁,后者甚至不得不专门成立格兰德公司,集中管理这些暂时并无多大用处的轮船。
  英国人的石油抢购政策,对于德国打击很大。德国由于跟中华帝国关系恶化而导致其外汇不足(国际结算以龙币为主),从罗马尼亚进口石油的数量从1937年10月的7万吨骤减至11月的6万吨。1938年9月,输入德国的原油仅为1万吨,而出售给英、法两国的则分别为25.5万吨和10.6万吨。英国首相张伯伦甚至在写给妹妹的信里骄傲地宣称,“我预感战争到(1939年)春天就将结束了,……无须在战场上打败他们,只需让德国人明白他们能不能取胜,继续变得日益贫弱和穷困是不值得的。”
  英国在石油供应领域的阻击,使德军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时不得不有所节制。在战争爆发初期,由于德国石油储备自240万吨迅速下降到160万吨,德军始终不敢主动展开针对英法等国的大规模空战和轰炸,因为它的燃料库存严重不足,仅够在西线发动一场陆上进攻。如果不对英法等国的能源战进行积极反击,德国不但无法取得战争胜利,甚至会就此结束其工业化进程。
  德国人首先向罗马尼亚施压,如果罗方继续对英、法两国的能源战听之任之,不排除对其发动攻击的可能。苏芬战争的爆发也帮了德国的忙。罗马尼亚害怕自己成为苏联的下一个进攻目标,急于取得用来自卫的德式装备,因此开始打破“中立”,倒向德国。1938年年底,罗马尼亚首相塔塔内斯库向德国承诺,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将保证向德国出售每月不少于15万吨的石油,条件是对方为其供应武器。罗马尼亚的屈服,不但未获德国减压,反而再度加码。次年春,德国以停止供应武器相威胁,要求罗马尼亚必须低于市场价格向其供油。罗马尼亚以20万吨石油换取德国从波兰缴获的军备。随着德国在西线节节胜利,罗马尼亚国王甚至强迫境内外的国家石油公司每月提供25-30万吨石油给德国。但德国还是不满足,最后派兵直接占领了罗马尼亚石油区,并迫使罗马尼亚国王加入同盟国集团。
  苏联是德国突破英法能源封锁的另一个战略缺口。1937年8月,苏德双方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当年,德国即从苏联获得90万吨石油。战争进入第二个年头,苏联石油更是达到了德国当年进口总量的三分之二。不仅如此,苏联还帮助德国从第三国购买必须的战略物资。
  “据统计,到光华三十九年底,通过苏联转运得到的原料物资达246972吨。”
  当胡文廉通过对石油的分析来判断欧洲各国的战争形势时,帝国中央情报局局长马克明补充了一句。
  胡文廉继续说道:“英法两国对德苏之间的合作大为光火。苏军入侵芬兰后,英国首先停止了对苏贸易,并准备联合法国切断苏联对德国的石油供应。去年3月,英、法一度计划攻击苏联南方的高加索油田。法国陆军上将末甘林称,“如果轰炸能摧毁这些资源,那就不仅能使德国失去苏联的石油供应,而且苏联本身也处于缺乏石油的危险境地。”
  “这点我可以证实!”国防大臣张自忠说道:“英法要求土耳其为英法空军提供空军基地,但这个计划最终因为帝国军方的强烈反对而遭到土耳其军方的拒绝,英法的计划旋即遭到搁置。”
  王辰浩点点头,道:“这件事是朕下旨阻止的,绝对不能让英法染指土耳其。何况,高加索地区除了苏联人的油田外,在帝国控制下的巴库石油区也在那附近。英法不可能不知道苏联的很多石油也是从帝国手里进口的,然后再加价转卖给德国人。因此,不能排除英法空军会连巴库石油区一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唯我独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