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中有4艘被击沉,剩余的一艘于1946年退役。 跟p级潜艇一起同时开展的还有r级潜艇,仍然是o级第二批量潜艇的改进型,英国皇家海军根据1928年度计划建造6艘,但是由于经费预算受到了限制,因此于1930年—1932年期间仅建成了4艘,其余2艘在尚未完成阶段便停止了建造。r级潜艇在外形上与p级潜艇十分相似,仅仅是r级潜艇的指挥台稍矮一些。另外,r级潜艇的耐压艇体长度比p级潜艇缩短了0.6米,但是r级潜艇的轻外壳钢板的厚度却由p级潜艇的0.6厘米增加到1.3厘米,燃油舱采用焊接结构,保证了该级潜艇在水下状态时不再发生燃油泄漏的情况。r级潜艇在刚刚建成服役之际,英国人又换上了本土山寨的发动机,其主机功率为4640马力,但是在该级潜艇服役不久之后,其主机功率开始发生明显的降低,仅能达到4100马力,这样,r级潜艇后来的最高航速实际上无法达到20.5节的最高指标。r级潜艇最初也是被英国皇家海军部署在远东太平洋海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r级潜艇奉命从印度洋海域调回地中海海域从事作战行动。在战争期间,r级的4艘潜艇之中有3艘潜艇被击沉,仅余的一艘潜艇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于1946年7月30日退役,并且旋即被拆卸解体。 随着德国海军潜艇发展速度的快速提升,英国海军已经不满足于基于中华帝国的晋级潜艇来开发新型潜艇了,于是中华帝国为了扶植英国抗衡德国海军潜艇部队的崛起,随着中华帝国海军陆续服役宋级潜艇之后,唐级潜艇开始对外出口,并且限制出口给德国,优先出口给英国海军。 那个时候正值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德国因为中华帝国对其的经济制裁而对中华帝国的好感度降至冰点,中华帝国优先向英国海军出口先进的唐级潜艇,这让英国对华态度友好了很多,从而避免了当时欧洲抱团对抗中华帝国的局面发生。 “泰晤士”级潜艇是英国皇家海军继k级潜艇之后的新型高速潜艇,从排水量和主尺度等方面来看,“泰晤士”级潜艇属于大型潜艇,主要使命和任务是随同英国皇家海军水面舰队在大洋上行动,并且担任舰队的警戒任务。英国皇家海军根据1929年—1932年度计划,每年建造一艘,总共建造了3艘“泰晤士”级潜艇。为了保证“泰晤士”级潜艇能够在水面发挥出20kn以上的高速,设计人员为该级潜艇选用了2台单机功率为5000马力的柴油机作为主机,总功率为10000马力。按照英国皇家海军的最初计划,打算建造30艘“泰晤士”级潜艇,但是由于英国皇家海军在“泰晤士”级潜艇的实际运行过程中发现,虽然“泰晤士”级潜艇的水面航行最高速度可以达到22.5kn,但是该级潜艇的其他方面性能却无法满足英国皇家海军的海上战术要求,因此,当3艘“泰晤士”级潜艇建成服役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果断地做出决定,此后不再继续建造“泰晤士”级潜艇。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泰晤士”级的3艘潜艇全部参加了战争,其中2艘被敌人击沉,剩余的一艘潜艇于1946年7月30日退役。 二十年代,英国海军除了模仿中华帝国的潜艇来打造英国主力潜艇力量,英国海军所重视的作战思想还是封锁德国海军,防止其冲出北海进入大西洋。 “小鲸”级潜艇是英国海军作为专用的水雷布放潜艇而设计和建造的,英国皇家海军根据1930年—1936年度建造计划,以平均每年一艘的速度总共建造了6艘“小鲸”级潜艇。 最初,英国皇家海军计划建造9艘“小鲸”级潜艇,后来有3艘中途停止了建造,因此该级潜艇实际上建成服役的仅有6艘,这6艘“小鲸”级潜艇在1933年—1939年期间相继建成。“小鲸”级潜艇装备水雷的方式与英国皇家海军的l级潜艇完全不同。在“小鲸”级潜艇上,mk-x6型水雷放置在耐压艇体的上面,利用循环链条方式把水雷送至艇艉进行布放。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后,“小鲸”级潜艇被调往地中海和北海附近海域从事海上布雷活动,曾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小鲸”级潜艇总共在海上布放了2599枚水雷,但是“小鲸”级中亦有5艘潜艇被敌人击沉,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小鲸”级中的最后一艘潜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1946年3月17日退役。 二十年代末,英国海军同时发展多宽潜艇。s级第一批量潜艇主要用于代替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使用的h级潜艇,根据1929年—1930年度计划,英国皇家海军总共建造了4艘s级第一批量潜艇,这4艘潜艇于1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