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我独裁

第554~555章 核讹诈与国际军火贩子


造工艺的落后,逆向工程的精密度也有限,山寨的又是中华帝国早期型的h6n1轰炸机,加上苏联无法提供高辛烷值的航空汽油,造成图-1的作战半径只有短短的820公里,从距离最近的库尔干起飞,也只能炸烂中华帝国的西疆部分地区和阿什共和国。若改买单程票,作战半径可达中华帝国整个西疆区,但对于中华帝国核心城市和发达的中东部地区仍然力不从心。
  这样,苏联就算有了原子弹也无法跟中华帝国一对一的较量,还是吃亏。
  急疯的苏联人想出一堆怪点子:1939年,斯大林下令空军建立一百个可以从北极浮冰上起飞的轰炸机师,如此一来不止庞大缓慢的图-1,连小型快速的图-2、伊尔-1轰炸机都可以越过北极圈轰炸中华帝国本土。斯大林的想象力显然让红军了解到德军效忠希特勒的痛苦。
  但很快苏联人就放弃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因为他们接到情报,中华帝国似乎对苏联人可能从北极圈抄近路突袭,而在北极圈内设立了十几座大型雷达监听站,据说苏联人的飞机一起飞,中华帝国的雷达站就能够监测到。而苏联的雷达技术才刚刚起步,对这个情报深信不疑,迫使斯大林放弃了这个念头,全力研发远程轰炸机。
  不过,不管是研发原子弹还是研发远程轰炸机,对于苏联来说都不是短时间内可以解决的问题。
  在这段时间里,斯大林见欧洲的同盟国和协约国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决定趁机拓宽苏联领土,一来作为防止德国反扑的准备,而来也作为日后跟中华帝国开战的本钱。
  而在斯大林的眼里,苏联当前最大的仇恨是芬兰,因此对芬兰的入侵就成为必然了。
  芬兰早在1808年就被沙皇俄国征服,成为俄国的属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德国作为俄国的对立面一直鼓励芬兰要求独立的斗争,俄国十一月革命后,芬兰政府立即于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
  随着一战的最终罢兵言和,德国扶持的黑森亲王弗里德里希?卡尔成为芬兰国王,德国和芬兰的关系从此变得非常的紧密,这给了苏联非常大的威胁。
  但在争取芬兰独立的过程中,芬兰和俄国以及其后苏联的关系一直很冷淡。1918年初,苏维埃俄国的一些武装人员参与了芬兰共产党所领导的武装起义,遭到芬兰政府的镇压。1919年5~6月,在外国武装干涉俄国内战期间,芬兰派兵参加了尤登尼奇白军对彼得格勒的进攻,欠下红军累累血债。1921~1922年,数千芬兰人参与了苏联卡累利阿地区的暴乱,被苏联视作芬兰对该地区存有领土野心。苏联则支持流亡的芬兰共产党人在苏联的活动,因而引起芬兰的戒备。这些历史纠葛给两国关系投下了阴影,芬兰始终把前苏联视作宿敌。
  在国际形势相对平静的1932年,苏芬两国调整了相互关系,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规定,双方保证互不侵犯现有边界,避免任何指向对方的侵略行动。条约还宣布:双方“将始终致力于以公正的精神解决它们之间的任何性质或任何根源的争端”。这项条约一度缓和了两国之间的矛盾。1934年又进一步确定此协定为十年有效。
  但是,西方列强始终把芬兰视作对付前苏联的一个筹码,因此,苏芬关系又受到大国矛盾斗争的牵动。
  独立以后,芬兰与西方各国保持着良好关系,并接受它们的军事援助。1933~1938年,英国向芬兰提供了价值2.11亿芬兰马克的武器装备,德国为芬兰空军援建了广泛的机场网,中华帝国向芬兰援助了300辆m16主战坦克,并且出售给芬兰空军200架地狱火战斗机,并且派出军事教官一直帮助芬兰培训军官。
  在这些国家的支援下,芬兰在卡累利阿地峡修建了以曼纳海姆的名字命名的坚固防线。芬兰的这种动向经常引起自认为处在“资本主义包围”之中的苏联的警惕。
  当苏联和德国瓜分波兰后,苏联主动与芬兰举行秘密谈判时,就开始试探实现自己上述企图的可能性。在谈判中,苏联代表直截了当地提出在第三国可能东犯并且经过芬兰入侵苏联的情况下,苏联利用芬兰领土迎击来犯之敌的要求,并且还表示前苏联希望获得在芬兰湾的某些岛屿上设防的权利。但芬兰在大国冲突中执行不介入的政策,宣称它决不站在一个大国一边反对另一个大国。所以,历次秘密谈判都因芬兰拒绝前苏联的要求而未取得任何成果。
  早在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时,苏联就要求侵略芬兰,但是遭到德国反对。如今德国忙于西线大战无暇东顾,苏联认为吞并芬兰的时机已到。
  1939年1月11日至1月22日,苏联同芬兰的谈判在莫斯科举行。在这次谈判中,前苏联除建议苏芬双方签订互助条约,共同保卫芬兰湾外,还进一步提出了割让和调整芬兰部分领土的要求,即要求芬兰把卡累利阿地峡的苏芬两国边境北移40公里,把芬兰湾内的几个岛屿和雷巴契半岛上的芬兰领土割让给前苏联;把汉科半岛以每年800万芬兰马克的代价租借给前苏联,为期30年。为了补偿芬兰的领土损失,前苏联表示愿意把奥涅加湖西北2倍于芬兰所割让地区的土地交给芬兰。
  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唯我独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