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我独裁

第383章 中华帝国的“免检”待遇


土。与此同时,在东线战场上,俄国200万大军被土耳其、保加利亚、奥匈帝国和德国240万军队牵制住,无法攻入东普鲁士,协约国战前制定的由法国做诱饵吸引德军主力,俄军趁机迅速攻入柏林迫使德国投降的计划破产。
  情况不乐观,协约国面临严重威胁,因此拉拢意大利参战就成为了英法政客们的第一要务。
  经过英法两国不懈的努力,以及奥匈帝国和土耳其帝国对意大利的排斥,最终导致意大利选择加入协约国阵营。
  意大利因为英法答应在战后分得阜姆和达尔马提亚,于是投向协约国一方,对同盟国宣战。意军虽然实力较弱,在6月5日对奥匈帝国宣战后,交战初期即损失近30万人,但却成功拖住了奥匈帝国40个师的兵力,缓减了俄法的压力。
  这样一来,意大利成功牵制了奥匈帝国主力,使得俄法两国的压力大减,欧战于是进入僵持状态。
  抛开欧战,非洲战场上和亚洲战场上也打成了胶着状态。英法40万联军同德国30万军队在苏伊士运河沿线爆发激战,双方都持有要塞防御工事,背后都有中华帝国军方在秘密支持。在中华帝国的操控下,双方势均力敌,于是打成了胶着状态。
  而非洲殖民地战争也在进行。德国殖民地军队不多,英军占据优势。不过因为法国战线吃紧,英国不得不暂停在殖民地上同德国的战争,将大批殖民军队调回欧洲,支援法国作战。因此,德国殖民军获得了喘息机会,跟英军势均力敌,也导致双方在殖民地战争上陷入了胶着状态。
  亚洲方面,土耳其帝国和俄国在黑海沿岸、俄属波斯爆发大规模战争,作为两国之间的第十二次俄土战争,同时也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的一部分。
  俄国和土耳其之间半斤对八两,两国打了几百年,几乎每隔二十年就会打一场大战,双方互有胜负。在这次战争之前,土耳其在第十一次俄土战争中战败,而俄国也在中俄两次战争中被严重削弱,因此双方都没有获得较大优势的胜利,战斗打了十几场,互有胜负,很快也陷入了僵持局面。
  整个欧洲、非洲和西亚地区都陷入了僵持状态,这是中华帝国最乐意看到的结果。
  中华帝国利用国际红十字会和国际人权委员会作为幌子,凭借帝国庞大的工业能力,打造了强大的海上运输船队、空中运输队和陆上运输队,向各个交战国大规模出口物资,大发战争财。
  对于协约国方面来说,他们可以得到来自中华帝国空中和海上的直接补给,对于同盟国来说,他们可以得到陆上铁路和空中的直接补给,双方对外界的联系基本上不受到影响,通过中华帝国可以保持物资供应。
  不过,不论是协约国还是同盟国,对于对方的补给线路都耿耿于怀,发誓要率先打掉。
  协约国于1913年6月在巴尔干半岛实施登陆作战,意图截断巴格达铁路,阻止中华帝国对同盟国的陆上物资补给,但是由于塞尔维亚遭到德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帝国和保加利亚90万大军围攻,坚守不到一个月就战败,导致协约国还没有完成登陆便被迫放弃。
  同样,德国发动奔向大海战役,也是为了截断英国对法国的海上补给,但是也宣告失败。
  不过,德国海军却效仿中华帝国海军,开始对英国实施潜艇战。
  一月份的欧战爆发时,德国海军部就计划制定海上大决战,准备跟英国海军决战,以便打破英国海军对德国海上封锁。但是德国海军因为没有大规模海军主力决战的经验,生怕一仗打光了德国海军从而陷入被动局面,加上陆军取得辉煌战果,导致德国总参谋部暂停了海军决战的计划。
  不过,德国海军鉴于中华帝国平均破交战打垮了英国,于是也计划效仿。不过德国水面舰只无法离开北海,因此只能派出潜艇实行潜艇战。
  3月1日,一向为英国所低估的德国潜艇终于向世人展示了它可怕的实力,在福思湾附近海域巡逻的德国海军u-35号潜艇发射的鱼雷击中了英国皇家海军“探险者”号轻巡洋舰,后者在几分钟内宣告沉没并导致巨大的人员损失。
  u-35号潜艇是中国皇家海军潜舰队海狼4型潜艇的出口版,战力和性能都远远比德国本土建造的潜艇先进。艇长奥托-赫尔辛(otto.hersing)是第一批从中国皇家海军潜艇学院毕业的学生,经过系统化学习后,已经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唯我独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