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唯我独裁

第310章 澳洲内战爆发【二更】


阿富汗国,为此他还咒骂过中华帝国,如今得到中华帝国的帮助,他顿时感激涕零。
  3月12日,中华帝国特使驻阿富汗国领事庞文斌少校同阿富汗国护国大将军霍斯特签署了《中阿军事交流互助条约》和《赫尔曼德借款合同》。
  其中第一个条约是中华帝国帮助阿富汗政府军组建五个山地师,由中华帝国派遣军官执教,五个山地师全部中械装备,按照中华帝国陆军作训条令训练。而第二个条约便是因为阿富汗政府比较穷,一时间拿不出五个中械师的经费来,为此中华帝国向阿富汗贷款八百万龙币,以阿富汗境内矿山和关税作保,年息2厘,分十年还清。
  条约签署后,阿富汗国上下一片欢腾,他们都知道中华帝国陆军的强大。中华帝国政府向阿富汗国保证,五个山地师训练半年时间就足以打败英国侵略军,此举顿时刺激了英国政府。
  英国政府立即向中华帝国政府提出严正抗议,但中华帝国政府以维护阿富汗地区的和平为理由,没有搭理英国人。
  阿富汗是英国连接非洲和印度的枢纽,英国一直为了打通阿富汗走廊而两次入侵阿富汗,并不惜跟俄国冲突,由此可见英国人对阿富汗的重视。
  得知中华帝国帮助阿富汗国训练军队后,英国当局立即向阿富汗国王施压,并以战争相威胁。
  阿富汗国王背后有中华帝国撑腰,而且俄国也表态支持阿富汗政府,由此阿富汗国王腰板顿时硬了,直接拒绝了英国的战争威胁。
  公元1904年5月3日,英国从印度抽调了三万军队,从伊斯兰堡出发,向阿富汗东部贾拉拉巴德地区进攻。
  阿富汗护国大将军霍斯特率领两万国民军同英军在阿姆河激战三天,结果大败。英军继续进兵,于9日抵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
  中华帝国帮助阿富汗训练的五个山地师刚刚只完成了两个月的训练,而且因为路途遥远关系,仅仅接收了一个师的装备。
  阿富汗国王等不及了,当即命令第一山地师投入战斗。
  11日,第一山地师在霍斯特的指挥下,同英军在赫尔曼德河激战,英国人还是使用古老想线形战术,双方拼的就是兵力和火力。
  在这种情况下,阿富汗第一山地师凭借他们手里的先进中式武器装备,竟然压制住了英军的火力,并阻止了英军的攻势。
  双方一下子变得势均力敌,对于英军来说这是耻辱,对于阿富汗军来说,这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于是,双方在赫尔曼德河两岸展开了激烈的相持作战,英军无法前进,阿富汗军也没有后退。
  英国当局顿时震惊,中华帝国仅仅才帮助阿富汗军训练了不足两个月而已,竟然令阿富汗军的战力大幅度提升。实际上英军过分高估了中华帝国的教官们的训练能力,这两个月里,中国教官仅仅是教授了一些基本队列训练和射击而已,还没有来得及教战术。
  而阿富汗军一直以为中华帝国军强大无比,他们教授的东西肯定能够打败英军,所以阿富汗军是靠着精神打下去的。偏偏英国人还用过时的线形战术作战,这样双方根本不用考虑战术问题,全靠人数、装备和精神头,显然这让阿富汗军占了便宜。
  英国印度当局没有看出其中关键,以为都是中华帝国的功劳,于是印度总督立即从印度各地抽调军队,调往阿富汗参战。
  英国第二批援军于两个月后才集结完毕,在第三个月后才抵达前线,这时中华帝国的教官们已经将剩下的四个阿富汗山地师紧急训练了一番,初步具备了作战能力,同时中华帝国兰州军区紧急把西藏和新疆驻军的四个师的武器装备运到了阿富汗,并装备给了阿富汗国民军。
  这样,拥有五个中械山地师的阿富汗军队,总兵力达到十万人,同十二万英军交战,双方在赫尔曼德河两岸爆发大规模会战,战斗从1904年八月份一直持续到了1905年夏,在耗时一年多的赫尔曼德河大会战后,阿富汗军队在中华帝国军官们的指导和帮助下,渐渐学会了散兵突袭作战,英军最终付出沉重的代价,被迫撤退。
  1905年7月,阿富汗军队将英军彻底赶出了阿富汗,双方在阿姆河最后一次激战后,英军退回印度,阿富汗军也因为资金紧张而放弃了追击。
  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唯我独裁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