枪和10发子弹了。 众所周知,战争期间,军械的消耗巨大,这个时期的枪支在战斗期间的寿命非常低,尤其是俄国的工艺和钢材落后,战争期间平均三个月就得更换新枪,因此沙俄军部计划储备200万支步枪以便可以保持战力。如今碰上这种产能限制的难题,沙俄政府除了大规模增加生产线提高产能外,只好向法国和德国求助,但是法国和德国的枪械生产成本比俄国本土高很多,沙俄财政负担不起,因此沙俄只得建议参谋本部将要求降低。 俄国参谋本部没办法,只得敦促国内兵工厂加班加点生产,另一方面降低库存储备要求,枪支数量由200万支减少到100万支的库存储备。这样一来,沙俄陆军枪支储备只够180万陆军再战三个月的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后,沙俄陆军就得承受枪械战斗损毁带来的枪支不足的风险。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重机枪、火炮等武器装备上面,同样也是因为沙俄各大兵工厂的产能不足,以及长时间军队内部腐败导致这些武器装备质量差、数量不足等问题而降低要求。 其他战略物资的储备,包括粮食、草料、马匹等进展还算顺利,沙俄在这方面有着农业国的优势。 不过,在医药上面,沙俄悲催的发现,中华帝国限制了对俄出口医药类的必需品,尤其是外伤类的消炎、止血药品,工业消毒酒精,以及外科手术器材等取消了对俄输出,并利用专利权手段对欧美各国医药行业实施“劝告”,让他们不得向俄国出口。 中华帝国在医药领域的进步是飞速的,尤其是神农抗生素的超大规模生产,迅速取代其他国家在消炎、抗炎领域的医药产品,成为各国争相进口的战略药品。而中华特种钢其中一个领域是专业生产医疗器械的低毒性合金不锈钢钢材,由此技术令中华帝国的医药器械公司得以生产更加安全的医疗手术器材,并迅速抢占世界医疗器械市场。 在中华帝国的医药器械出口管制的限制下,神农抗生素为代表的抗炎、消炎药,成为中华帝国战略物资储备项目,并限制对俄出口。如此一来,俄国在采购医药问题上面陷入了困境。很多国家的医药公司害怕被中国医药公司制裁,不敢再向俄国出口此类被中华帝国列入出口管制的药品,有少部分公司为了牟利而高价转卖,但沙俄政府资金有限,太高的价格顿时给吓跑了。 在这种情况下,沙俄政府最终只获得了一万箱此类的医疗药品和器械,其他四万箱药品和器械分别从法国和德国进口,但是效果显然不如中国的。 同样,在沙俄帝国大规模储备战略物资的时候,中华帝国国防部也在进行相关的战略物资储备工作。 中华帝国皇帝王辰浩深知俄国这个国家很难被征服,世界最强的拿破仑和希特勒都被俄国给整垮了,俄国就像一个打不死的小强。 在王辰浩看来,俄国的历史上就没有投降的时候,因此跟俄国打仗,王辰浩就没指望俄国像日本那样屈膝投降。 这样一来,王辰浩的战略思想就改为跟俄国打一场消耗战,只有拖垮俄国经济才可以让俄国放弃战争。 在这种战略前提下,中华帝国国防部便开始大规模储备战略物资。所有战略物资为可以供应中华帝国陆军消耗一年时间的。 其中,步枪500万支,重机枪30万挺,弹药50亿发,雷击炮40000门,火炮20000门,各型炮弹300百万发,炸药300万公斤,战马、挽马50万匹,汽车10000辆,储备粮食80万吨,油料300万吨,草料200万吨,医药22万箱。 如此庞大的战略物资储备,直接消耗掉2.6亿龙币,按照总后勤部的估算,这批战略储备物资可以在1902年6月完成。但是王辰浩认为应该更早一些完成,因为王辰浩不会等到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完成后,等到俄国准备好战争时再动手,王辰浩要先发制人,因此王辰浩给总后勤部下达的命令是要在光华元年底之前完成。 对于中华帝国张总后勤部来说,王辰浩给他们下达任务非常艰巨,但不是不可以完成。 随后,总后勤部向全国各大公司下达了采购订单,并提出了在保质保量的情况下做到快速生产的要求。 对于帝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