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分开捐?” 竹兰摇头,“不一起捐,这样能捐的多一些,你不准备粮食怎么回来了?” “我怕家里的粮食不够,所以回来问问需不需要粮食,您也知道秦王府田地很多。” 竹兰失笑,秦王的确豪,“你可询问过齐王妃捐多少?” 雪晗道:“宫内传出消息,几个王府就通过信,秦王府是皇上的嫡亲弟弟,又是最富有的王爷,捐少了面上不好看,我们秦王府捐两千石。” 今年她想卖一些粮食来着,因为娘家没卖粮,她也将粮食都存了下来,现在秦王府有粮! “齐王府呢?” 雪晗道:“其他几个王府都是一千五百石。” 竹兰算着粮食,感慨道:“这一次温家的确干了件好事。” 别管算计什么,温家捐的多,造成想蒙混过去的不敢少捐,这一批粮食大大的缓解了粮食的压力。 同时竹兰也感到悲哀,穷苦的百姓几斤的粮食都拿不出来,而世家占据了良田,捐的粮食是许多百姓一辈子都种不出来的。 时代的悲哀,阶级地位的严重差距,资源掌握在权贵手中,权贵的餐桌上鱼肉依旧不少,百姓却数着粮食过日子。 雪晗见娘神情悲伤,“娘,您不高兴吗?” “我高兴,只是感慨如果你爹没科举,我们家也会为粮食发愁。” 如果他们依旧在周家村,面对气候变化,他们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保护着自己的小家。 现在身份的变化,书仁影响皇上,有了鱼饼的出现,还说了其他的想法,尽最大的力量去挽救百姓的生命。 章州,昌义再次启程,多了王姓的一家人和一个大夫,昌义不会为了生病的孩子耽误行程,他要早些到闺女家,而不是被雪堵在镇上。 请了个大夫跟随,已经是他最大的善意。 赵氏因为想到自己逃难的情景,对王家很关注,送了小厮和丫头的旧衣服给王家,回着的道:“当年我就没遇到心善的人。” 第1456章 不杀之恩 昌义哼了声,“你该庆幸没遇到心善的人,你才能遇到我。” 娘子的长相遇到心善的人又如何,逃过被卖的命运,也是被收房的妾室。 赵氏眨了眨眼睛,“所以说我幸运啊。” “你该说你我有缘分。” 赵氏失笑,“好,好,全因缘分才能遇到你。” 昌义满意了,叹气道:“当年的旱灾,我还记得太惨了。” 赵氏,“是啊,太惨了。” 马车走的快,晚上就到了县衙,雪梅得到消息提前出来迎接,见到爹娘眼睛红了,“爹,娘,女儿让二老遭罪了。” 昌义看着闺女,“瘦了。” 然后不满的看向女婿,流枫心里一紧,岳父的眼神太锐利,硬着头皮上前,“岳父,岳母一路辛苦了。” 昌义高冷的嗯了一声,打量着县衙,随后扫了一眼站着的管家等下人,背着手往里面走。 赵氏对女婿道:“你爹一路可担心你了,他就是喜欢端着。” 流枫眼里带笑,他来县衙小一年,岳父帮了他太多,有岳父撑着,府衙给了他不少的支持。 昌义从县衙前院到后院,能看的地都仔细看过,最后感慨真穷,屋子里挂的画,他一眼就看出是女婿画的。 赵氏也心疼闺女的住处,在京城闺女屋内的家具都是名贵的木料,这里的家具只讲究实用。 玉霜,“娘,您别看了,快坐下休息。” 赵氏坐下抱着外孙,“我和你爹给你带了不少的粮食,你奶奶惦记你也装了两车粮食。” 雪梅不好意思,“娘,我们有粮食。” 家里的粮食一点也没卖,秋收后就运过来了。 随着捐粮的进行,京城最忙的部门是户部,周书仁手里有捐粮的名单,目光落在张景宏的名字上,叫来张景宏,“你捐了五百石?” 张景宏点头,“是,名单没记错。” “本官以为你会一直低调下去。” 张景宏,“下官捐的并不多。” 周书仁道:“你是个人不是家族,个人捐五百石,你说不多?” 张景宏低着头,心里发苦,他知道天气反常,家里的粮食一点也没卖,现在却要捐出去大部分,“下官的家底外人不了解,皇室一定了解,这个时候下官不能藏私。” 他的身份始终是问题,他要时刻表现出忠于皇上,感激皇家的不杀之恩。 周书仁沉默,他以为张景宏打肿脸充胖子,合着人家家底厚实着呢,“你回吧。” 张景宏心里闪过暖流,这些年周大人对他很关照,“下官谢大人提醒,” 周书仁挥手,“去忙吧。” 随后继续看捐粮的册子,眉头越来越紧,随后拿出预支下月俸禄的名单,皇上说捐粮量力而行,有的人打肿脸充胖子,有的人被逼的不得不预支俸禄。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