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太多的问题,自从作物种子被普遍改良之后,粮食亩产只会逐年上升。 而且因为地域变大的缘故,牛,马,骡子,驴子大牲口增多的缘故,在大明种地,已经不是昔日全靠人力的残酷场面了,人们可以耕种更多的土地,种最好的粮食。 就是因为,钱不缺,粮食不缺,再加上大明人自古以来养成的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让大明王朝可以形成一个完整的经济圈。 就目前而言,欧洲唯一能向大明输入的东西不过是——人而已,还必须是最优秀的人,普通的劳力,不论是南洋,还是印度,或者非洲都有,大明帝国不稀罕。 自从韩秀芬封闭了马六甲海峡,夏完淳封闭了西域高原,云昭梦寐以求的一个封闭的国度正在慢慢形成。 云昭很想趁着自己还活着,还能掌控这个巨大的帝国,让所有将要在这个时代爆发的学问,全部爆发在大明这个核心圈子里面。 就像徐元寿说的那样——大明足够大,这里有英明睿智的君主,有聪慧文明的臣子,有悍勇无双的军队,勤劳质朴的百姓,文明之花,如果还不能在这个环境里盛开,将是一件非常没道理的事情。 至于宗教,尤其是天主教,云昭不觉得他们在大明有成长的土壤。 大明人生下来的时候,第一眼接触的是自己的爹娘,而不是什么上帝,最重要的,如果继续培养大明人的民族自豪感,那么,一个外来的和尚,除过能给大明人带来一些新鲜的玩意之外,什么都不会留下。 云昭很想看到宗教需要政府支持才能存活下去的那一天。 他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晚。 想到这里,云昭总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发出夜枭一般的笑声。 第108章 萌芽总会成长起来的 三天后,汤若望带着一支足足有两百三十人的队伍离开了玉山。 同时带走的还有海量的丝绸,瓷器,纸张,书籍以及中成药。 这些东西对于别的商人来说是有数量限制的,而汤若望可以无限量的携带。 随他一起离开的不仅仅有大明派出去的留学生,还有补充欧洲使馆的工作人员,其中,医生,就去了不下十人。 还有二十一个在大明生活了十五年以上的欧洲人。 这二十一个欧洲人,早就在大明落地生根了,虽然直到现在他们依旧是客居身份,这并不妨碍他们把自己当成一个大明人。 说真的,在大明居住,尤其是在玉山居住的欧洲人,对于回家这种事并不是很迫切,他们知道欧洲城市或者乡下是个什么样子。 如果不是欧洲还有他们想念的亲人,他们绝对不会生出要回欧洲的想法。 然而,汤若望需要他们回去,好帮助他证明,大明这片土地是一片文明的土地,而不是欧洲人以为的蛮荒之所。 一部《马克·波罗游记》不足以证明东方存在着一个黄金国度。 这一次,云昭准备让汤若望把大明这个黄金国度的故事带去欧洲,让大明成为很多绝望的人的可以得到救赎的土地。 这一次,汤若望携带的精美货物,完全能把黄金国度的消息传递给欧洲那些渴望财富的人。 国家虚弱的时候,外人的到来将是灾难的开始,如果国家强大,外人的到来,只会让这个原本就繁荣的国度更加的繁荣。 汤若望走了,带着徐元寿的野心跟渴望走了,徐元寿无比的期待汤若望归来的那一刻,他相信,汤若望归来的时候,就是玉山书院得到巨大改变的时候。 大明原有的政治体制基本上已经走到了尽头,这已经在大明读书人圈子中已经形成了共识。 形成这个共识非常的艰难。 是用大明上千万百姓的生命换来的。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