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风光:一带一路上那些国家的地理人文(套装10册)
烟之战。 桂河大桥矗立于夕阳下的桂河大桥,虽早已没有了往日的纷争,但那段残酷的历史是任谁也抹不掉的。 博物馆并不怎么正规,基本还原了当时的旧貌,几个竹屋有些类似二战时期的监狱,均由僧侣管理。然而,这里记录了1.6万盟军战俘和10万亚洲劳工死于修建“死亡铁路”的真实事件。那些展出的绘画、书信、地图、饭盒、纸笔和关于战争的泛黄旧照片,均在见证一场巨大的牺牲以及日军对战俘的非人折磨。 泰缅铁路中心里也记录下这段历史,记录下日军在东南亚犯下的侵略罪行,记录独裁者如何企图用铁路连接曼谷和仰光,以便他们运输军需物资,达到彻底侵占他国领土的目的。 缅甸铁路中心的附近是北碧联军战俘公墓,将近7000名因为修筑“死亡铁路”而死的盟军战俘长眠于此。公墓的守候者是由英国伦敦战争公墓委员会自发组织的一群守墓人,他们尽心尽力地守卫着墓地,陪伴着那些离乡背井献出生命的无名英雄们。 夜丰颂:薄雾中的世外桃源 夜丰颂府位于泰缅边境,西部和北部毗连缅甸,南邻哒府,东濒清迈府,面积为1.2万多平方千米,距离曼谷900多千米。由于境内山峦密布河流纵横,自然风光优美,终年云雾笼罩,犹如一座薄雾中的世外桃源,故而又被称作“三季雾都”与“泰国瑞士”。 ◎边境的古寺 与其他城市一样,夜丰颂也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寺庙,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居高临下的“帕德康摩寺”。这座位于城镇西边康摩山上的庙宇是府际地界的标志之一,由夜丰颂第一位统治者在18世纪中期所建。里面有两座缅甸风格的洁白佛塔,大的一座建于1860年,小的一座建于1874年。 站在帕德康摩寺的僧院之中,可以俯瞰夜丰颂的全景,还能眺望对面的缅甸。十几位僧侣在寺里打理一切,与当地居民过着安静恬淡悠然自得的生活。每年11月的水灯节,寺里都会举行放天灯仪式,那些点燃的蜡烛放入气球中,随风飘向天际,充满了梦幻与浪漫之美。 荡着竹排畅游在这样的风景里,真有一种出世的感觉。 建于19世纪末期的春甲铃寺收藏了一些有趣的艺术品,有缅甸工匠于1857年雕刻的木制佛像、玻璃窗格还有泰雅族工匠描绘的佛像故事组图,线条流畅,非常精彩。 具有鲜明缅甸风格的华温寺建于1863年,层层叠叠的多层屋顶仿佛女子的民族头饰,看起来非常有立体感。柚木庙宇内藏有一尊服饰精美的佛像,那是缅甸曼德勒主佛像的翻版。 堪可寺建于1890年,从入口拱门到缅甸风格的过道顶盖很有特色,从大门到寺院覆棚顶的行道沿路有着典雅的金属细工屋檐。寺内供奉着五尊佛像与一座80年历史的孔雀镶彩宝座,另外还保存着不少泰雅族历史文本的手稿。 因为夜丰颂常年雾气缭绕,再加上温差极大,所以当地建筑独具风格,比如寺庙里“高地板,低屋顶”的式样。一般民居房屋也是这样,房屋大小取决于居住者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普通住宅只有单层屋顶,贵族房屋则有两个或更多层的屋顶,搭建成城堡的形状。 散落于山上的小茅屋,说不定是哪位隐居者留下的。 湄苏林瀑布 位于湄苏林国家公园里的湄苏林瀑布是泰国最高的瀑布之一,水流从高约200米的山谷中层层跌落,远远看去就像精灵的白发,飘逸灵动又遥不可及。这道瀑布水流一直通往野向日葵地,每逢11~12月间,野向日葵盛开之时,浓烈绚丽的金黄色漫山遍野地铺展开来,晃得令人睁不开眼。 ◎神秘的长颈村 在电影《泰囧》里,那一段蜿蜒曲折的夜丰颂公路吸引了无数游客到泰国进行一场摩托车之旅。从清迈骑行到夜丰颂,可以领到一张“1864证书”,该证书证明骑行者从清迈到夜丰颂的公路需要拐过1864道弯。 夜丰颂最吸引人的是原汁原味未加任何雕琢的泰国山水和泰国生活,尤其是那些居住在深山密林中的山地少数民族。多少年来,他们几乎与世隔绝,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民族风俗和生活方式,比如非常有名的“长颈村”。 夜丰颂周边共有3个长颈村,奈索村是其中最大的一个村落,村民原本是当年为了躲避缅甸民族战争而逃到泰国的难民。那里的女人们用一个个铜项圈缠绕脖子,沉重的项圈压塌了肩胛骨,使脖子显得很长,走路微微前倾如鸟类,所以称为“长颈族”。 据说那些铜项圈是美丽和财富的象征,她们认为脖子越长就越美丽,铜圈越多就越有钱。女孩在5~9岁时便要第一次戴上铜项圈,大概是5圈,7~8厘米高,此后每9年增加一次,直到45岁左右。关于这项习俗的由来有两个说法:一是很久以前,有位不幸的女村民被老虎咬颈而死,于是大家认为戴上铜项圈可以保护女性安全;另一个说法是长颈族的祖先是人脸蛇身的女神,所以女性会设法让颈部增加长度。无论哪一种说法更具有说服力,一个不争的事实是这些女人都要戴上一辈子的“枷锁”。 虽然夜丰颂的大街上到处都贴着长颈族美女的宣传画,但是旅游业的发展并没有给村民们带来多少好处,他们的收益大多来于自产自销的手工艺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