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天兵在1917

444 无题


够的火炮。没有主炮的坦克岂不是没牙的老虎。

    更何况德国人在二战中坦克炮的口径还很麻烦,75毫米的有短、中、长和超长四款,88毫米的也有两款,这其中绝大部分弹药都是不能通用的,无疑加重了后勤负担。

    总而言之,施佩尔很头疼,元首的“无理”要求让他压力倍增,经过跟古德里安的一番沟通之后,施佩尔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生产更多地突击炮替代坦克,至少暂时替代坦克。”

    如果按照希特勒的脾气,这个建议是无论如何也行不通的,在他看来老子提出的要求就必须无条件的执行,怎么能打折扣呢?不过施佩尔和古德里安的联名建议让他改变了主意。

    “突击炮生产更加简单,而且防御力也不差,适合当前我军的防御态势……当然,我们不可能永远生产突击炮或者完全不生产坦克。暂时,在这个被动的时刻生产突击炮应急,以满足前线日益增长的反坦克需求……等我军重新转入进攻之后,自然要重新转产坦克……”

    这是很务实的做法,别看苏德两国的突击炮和坦克相比就是没有炮塔,似乎没少多少部件,但是取消掉炮塔之后,第一可以降低火线高度,外形低矮的突击炮很适合在防御战中阴人,第二可以降低生产时间,炮塔的滚珠轴承以及液压系统相当麻烦,第三,突击炮取消掉炮塔之后,可以顺便利用去掉炮塔的重量加强正面装甲,这让其防御力更高。

    而且在施佩尔看来大量生产突击炮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保留四号坦克的生产线,毕竟不可能用昂贵的黑豹、老虎的底盘去制造突击炮,那效费比实在太低了。

    而保留四号坦克的生产线,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生产四号坦克,和黑豹、老虎和虎王相比,施佩尔还是更喜欢符合工程逻辑的四号坦克。

    德国人在挖空心思的提高装甲车辆的产量,而在他们的对面,苏联也在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1943年6月以前,红军要生产t-34-76、t-34-85、t-35a、t-35b、t-54a、t-55和Вn-2等好几种主要坦克。但是从1943年7月份开始,这一情况大大改观了,t-34集中为生产t-34-85,t-35也主要生产后期型号,至于t-54/55倒是继续保持两条腿走路,比较悲剧的是Вn-2,这种落后的重型坦克被取消,列宁格勒也开始转产t-54a。

    和德军疯狂的开始生产突击炮相比,此时红军的重点是坦克,突击炮主要生产su-85m、su-100和su-152,其中su-152主要用于攻坚。至于su-122虽然保持少量生产,但122毫米榴弹炮主要转产更新式的2s1型122毫米榴弹炮。

    这个所谓的2s1型榴弹炮,实际上就是最新版的d-30去掉炮架装上刚刚投产的第二代通用底盘结合而成的产物。

    d-30自然是不用多说了,1943年8月刚刚投产,主要用于接替m-30(1938)榴弹炮,实际上就是历史上d-30的早产版,除了重量稍重(3.5吨)之外,其余性能同d-30没有区别。

    值得一提的是所谓的第二代通用底盘。这个第二代通用底盘采用发动机变速箱前置的结构,扭杆悬挂和六对负重轮,可以比较方便的改造成其他各种车辆——包括步兵战车、自行火炮载具、装甲抢修车、通信指挥车、医疗救护车、装甲侦察车。总而言之,这将是未来红军机械化部队的步兵之足。

    作为第二代通用底盘,该车可以搭载122毫米和152毫米火炮,从而成为自行榴弹炮。比如2s1就是122榴的版本,而搭载152榴的型号还在设计之中。

    当然这种底盘最重要的用处还是苏联的第一代步兵战车,也就是所谓的bmp-1。请注意,这不是历史上的那个bmp-1,两者区别很大。这个bmp-1高度稍高,而且取消了bmp-1那个不太成功的73毫米低膛压滑膛炮,改为装备2a30型30毫米自动炮。虽然口径比历史上的2a28小不少,但是精度实在强了太多,2a28那个炮真心只能说是个火箭筒,精度低得让人无法忍受。

    当然,这些第二代通用底盘刚刚投入生产,暂时还只能供应少部分重点建设的近卫部队。比如说罗科索夫斯基的近卫机械化第4军就有少量装备。在冥王星战役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只不过因为数量有限还不是特别突出。

    回到正题,当德军在第一线的“要塞”被碾碎了之后,红军的装甲优势就全面发挥出来了,比如说近卫机械化第4军就在一天一夜之间狂奔120公里,成功的实施了图哈切夫斯基设想中的大纵深作战,迫使在白俄罗斯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天兵在1917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