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地观。“观”字意思是观察,繁体字写作“觀”,《说文解字》上说是“谛视也,从见,雚声”,“雚”表示声音,“见”表示含义,是个形声字。这个“观”字特别重要,“观”指各种观察对象和观察方法,包括宏观、微观、上观、下观、观物、观人、观事,最重要的是观心。邵雍写的《皇极经世书》就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叫《观物内篇》,一部分叫《观物外篇》,这个观物不是用眼睛来看以目观物,而是用心在看以心观物,最后连心都没有了,是要用物来看以物观物,彻底和它融合为一体。观这个卦象告诉我们怎样才能正确地去理解、观察外物,怎样才能将主观与客观的东西相融合。教给我们一种方法,因此这一卦特别重要。你想一想“卦”不就是观出来的吗?谁观出来的呢?是我们的祖先伏羲。“古者包牺伏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可见卦象都是观出来的。那么这个卦教我们怎么观呢?从卦辞中可以看出观察外物一定要“若”,心中要有敬仰之感。这里提到了“盥”和“荐”两种祭祀礼仪。“盥”是把酒浇在地上,盥字下面是器皿,上面是水,有洗手的意思,但在这里不是洗手,而是用杯子盛了酒浇灌到地上进行祭祀。“荐”是进献的意思,古代的祭祀是先把酒洒在地上,然后把牺牲供奉上去,牺牲就是祭品,牛羊猪为牺牲。这个观卦本来是先观“盥”,后观“荐”,但是后来不用观“荐”了,观了用酒浇地的仪式就行了。 为什么?因为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故令卿绾摄二曹可不自勉弁顿首辞谢勤劳王事夙夜在公恩遇之,历尽三代之治,古人心中已经升起了一种敬仰之感了。我们现在观察古人,例如看古书吧,就一定要如总坛主所说,与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要有敬仰之感,不要看了什么就否定什么,对祖上要有敬畏之心。这里的祭祀主要是祭祖,然后是祭外在的神,后来儒家演化为祭先祖,无论祭什么,心中都要有敬仰之感。观事、观物、观人都要有一种敬仰之感,不要轻易地去否定什么,瞧不起什么。这是教我们一种观的方法,以物观物,再用心观,最后彻底都空了。《孟子尽心》中就说“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天矣”,这是这三个过程,先要尽心才能知性,知了性才能知天。当然首先要尽心,要穷尽自己的心智。这一篇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这里的“小”是意动用法,登上了东山沂蒙山,观鲁国,觉得鲁国太小了;登上了泰山观天下,觉得天下太小了。孟子还说“故观于海者难为水”,观到了海的人再去观水就觉得水不值得一观了。接着又说“观水有术,观其澜也”,观水是有方法的,一定要观看它的波澜,波澜有什么特征、形态,这个观是要动态地观,除了要观察它的形态变化之外,还要观察它的宏大。从观察者来说,一是要有变化的心,要用动态的方法来观;二是要有宽广的胸怀,用宽广的视野来观,这样就不偏了。因此只要认真观了这个以酒洒地的礼,心中就能升起一种敬仰之感。初六,“童观”指不全面地观察。小孩子观察事物的最大特点是细致、细腻,但往往不够全面,不够宏观。初六爻就好比人的孩童阶段,刚开始,而且为阴爻,因此特指女孩子。六二,又进了一步,但还是少女。古代女子足不出户,只能从门缝里去偷看,因此视野不开阔、不全面。对女子来说是有利的,但对男人来说是不利的。六三,初六爻到六三爻都是阴爻,但它们的位置不同,一个是在最下面,因此像孩童一样“观”,一个放在第二位,在中间,也就是在家里面,因此像少女那么窥视。到了六三就到了下卦的最高位,虽然也是女人,但要更成熟一些,懂得就观察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反省自我行为,然后才决定进退,这样是有好处的,一定要从自我的内心来观。六十四,刚好处在九五爻的下方,就好像在辅佐这个大王。 那么在六十四爻这个位置应该怎么观呢?就是要观察到国家的光明的一面,但不等于说黑暗的一面就不观察了,而是说要用光明之心观察国家,如果用黑暗的心来观察,那么任何东西都是黑暗的。有这么一个故事,一个母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卖伞,小儿子卖扇。晴天时她就发愁大儿子卖不出伞,雨天又担心小儿子卖不出扇子。她应该换个角度去看,晴天小儿子卖扇卖得好,雨天大儿子卖伞卖得好,这样心情就好了。用不同的心观察同一个事物得到的结果是不同的,故而要用光明之心来观察事物。九五,此处的“观我生”与六三爻的“观我生”不一样,它们的主语不一样,动作的发出者不同。六三爻是一个阴柔的人在自观,观心;而九五爻是一个刚健且居于君位的人在观,这个人更要注意“观我生”。一个刚健且居于君位的人观察自己的行为和心理,观察之后要改过扬善,体察民心,这样才会无咎。上九,居于最高位,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