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太短了,还化不开楚人对秦人的仇恨。 别说手下的士兵了,他自己也解不开。 …… 与此同时,一只大船航行在大海上。 “阿淼,我们还要多久才可以到你们的禹国?”甲板上,一位金发碧眼的男人跟第一支航海小队的队长道:“我们这是到哪里了?” 叫阿淼的青年随意散着头发,仔细看,头发还有一点自然卷,就这么散下来,倒是多了一种野性。 他拿出地图,看了看,道:“快了。” 就快要回家了。 第70章 远航的船 刚过了元宵, 徐州各城池已经复工很久了。 他们一年中,也休息几天。虽然每月都会放假,但是他们愿意加班。 加班有银子拿。 这就导致加班是个抢手活, 有些人想要加班,还要讨好管事的。沿海城中的一户贫困点的人家里, 妇人就去催男人请茶叶加工厂里的管事吃一顿饭。 “去年大旱, 咱们没存着银子, 娃娃们的束脩也是分期付的。”妇人一边捣红薯一边道:“今年我去问了,这个政策还有, 那娃娃们就还能继续去上学。” 要是逼着他们拿出那么多束脩来,定然是出不了的。 “五个娃娃, 谁不去上都不行,先生家访的时候都说了,咱们家的五个娃娃脑子都灵光, 将来指不定能做官呢。” 男人就坐在门口不说话。 他其实不是很想送五个娃娃一起上学,这太耗费家里的银钱了。隔壁已经准备盖宅子了, 他们家还是破茅草屋。 去年干旱的时候,倒是还好,今年一下雨, 是这里也漏, 那里也漏。拿着盆来接雨水, 拿着碗去接雨水, 坑坑洼洼的泥土地屋子, 全摆满了盆碗。 但是他不好说。 谁都知道,读书好。读书出来的娃娃将来有大本事,不然将来只能像他们一般,面朝黄土背朝天。 男人心里沉重重的, 憋的慌。 妇人红薯已经捣好了,她是个巧手,即便是一年到头都只能吃红红薯,她也有自己的法子让孩子们吃出兴头来。 今天就准备蒸个红薯泥,捏成各种的形状,给孩子们解个馋。 男人看着她在旁边忙来忙去,一句“不要让大娃二娃读书”的话,就说不出口。 大娃二娃要是不读书了,就可以回来帮忙,大小是个小子了,到时候他跟管事的说说,让两孩子做个帮工,也能得些银子,一家子人送三个小的读书,也能轻快些。 但是这句话,在他的嗓子眼里,根本说不出口。 妇人也不催他,知道他难。 但是难,也就难这一两年了。等大娃二娃出来,就可以去做更加轻松的活计。 不上高中,不上大学,但是小学也要上的吧? 她上了蒸锅,加了柴,这才得空坐下来,也叹了一口气,“别想太多了,难过这一两年,这日子一定会好过的。” 男人没说话。 孩子聪慧,连学校里先生也来家里直白说是个可以考京都那边大学的好料子。可是,这一要读大学,五个,怎么送? 便是难的很。 两人就这么坐着,坐的久了,红薯也蒸好了。 男人这才小声的道:“那要请管事的吃饭,家中还有银钱吗?” 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