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到中国之前已经把中文学的很好了。 现在突击猛进的学习儒家经典,成功把自己打造成西方大儒,凭借他通晓而别人不知道的欧洲哲学、神学、几何、物理、化学、印度神学,非常博学多才,传播教授自己的知识,吸引人来跟他学习,李贽都夸他优秀。 同时制定了曲线传教的道路,删改圣经中不符合儒家思想的部分,包括禁止祭祖、生而有罪等,融入儒家,腾笼换鸟——将指代昊天上帝的‘上帝’替代为‘god’,希望多年之后人们提起上帝,只能想到god(画十字)。 万历只对他进贡的西洋自鸣钟感兴趣,别的都无所谓。 皇帝们则不这么想,他们拿到了圣经的《旧约》《新约》 ,也拿到了利玛窦改编版的圣经,再对照着一看,朱批写的勾勾点点,其中用心显而易见。当年容纳景教的唐朝皇帝们对此感想更深刻,回屋里一顿翻找,历尽千辛万苦,强迫症发作足足翻了三天,找出来一本当年景教的教义。 又对比着看。 朱元璋一看就懂,好熟悉的套路:皇帝鼠目寸光,大臣也无知无觉吗? 第384章 朱载垕来的时候比较好,他爹嘉靖皇帝刚好砍完了所有搭建脚手架需要的竹子料, 不需要他干什么。他本人虽然在后宫中沉迷女色, 上朝不多, 更是很少私下召见朝臣,可是朝政偏偏没什么大毛病, 一片平稳。虽然还不符合朱元璋的要求,但也没糟糕到他得挨揍的程度。 父子二人当年见面时的奇景,被引为笑谈。 朱厚熜当时见了他, 犹犹豫豫, 不是很确定:“你是我儿子?” 朱载垕的样貌三十多岁, 面相上看不出肾虚,只是有些空虚的样子。“你是……先帝?” 围观群众:???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吗?要是认不出别人还情有可原, 连自己亲爹都不认识?你可是三十岁时才死爹! 然后想起来当初二龙不得相见的传闻, 哦, 这父子俩见面的频率和朱载垕见朝臣的频率差不多, 都是零。 朱祐樘当时正习惯性的把儿子抱在怀里,不论厚照几岁, 他都是心头肉。看到这父子俩的关系非比寻常的疏远, 不由得感慨连连。 到现在, 过去了九年。这父子俩比生前没亲近多少, 反而更添尴尬, 见了面无话可说,偏偏每天都会见面。朱元璋对此深感欣慰,显然父子抱团对抗祖宗的事没有发生, 朱载垕巴不得有人开口免了他的晨昏问讯,又保留下自己的体面。 张居正都从内阁首辅、托孤大臣到病逝——被攫夺荣耀,抄家,差点灭门。 事情发生的太快,他的头七全都停留在人间,想看看自己死后七天会发生什么事。 太后对此不发一言,皇帝急于消去张居正的影响力和积压了整个青春期的压力,以及太后每逢他犯错就说的‘使张先生闻,奈何?’带来的压力,要消除这份压力,必须消除张居正的存在感。 朝臣们急于夺回自己的话语权、消除明确的法治和禁止抱团。 各地儒生最恨他,张居正整顿学风,杜绝了考试舞弊、教员贪污受贿,杜绝学生在上学期间先学会结党营私和贪污受贿、禁止私人开办学院,并制定了规则。 天下谁不恨他? 张居正知道,但他相信皇帝。没想到最令人失望的就是皇帝变化如此之快,不幸中的万幸,他现在还很勤政,从小勤勉读书,知道宫中内外的大事小情,冯保虽然有私心却仅限于贪财,对他很忠诚。 张居正痛心不已:“不修吏治,不遏党争,不惩豪强。一条鞭法就和过去那些改革一样,会渐渐沦为贪官污吏渔利的工具。” 王安石叹气,他原本有一点羡慕张居正,他的阻碍比自己小。之前只是想来探讨一下改革问题,第一天聊到了人们对于激进改革的看法——只要利益受损就是激进;所有读书人都知道兼并土地是国家大患,但有机会兼并土地的人,九成九都在干;国家鼎盛将衰时,那里是一潭死水,分明是流沙陷坑,根本拔不出来;李春芳的智慧不负责任;自古以来认真做事的人都难以善始善终。 他们俩在一起谈话的内容,被旁边人抄录下来,不用整理就够出书的。就像之前,唐宋八大家的称呼刚刚被定下来时,他们特意聚会聊天,据流传出来的几首诗和八篇散文来看,那真是异常完美。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