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棣沉吟片刻,淡淡的说道:“可。” 得到朱棣的应允,盛庸躬身一礼,便退回了勋贵的队列之中。 主将的人选确定,接下来便是选定副将,以及出征兵员之事。 茹瑺在心里盘算了一下,正准备上前奏事,朱棣忽然开口了。 “成国公朱能听令。” 朱能手持笏板出列:“臣在。” 朱棣道:“朕钦封你为征夷将军,领兵二十万开赴安南,务必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平定安南之乱,为天下诸国诫。” “臣领旨。” 茹瑺瞪大了眼睛,第一次觉得自己对这位陛下的了解不够。 这就直接任命了? 既然乾纲独断,那要他这位兵部尚书还有何用? 朱棣没有理会群臣的表现,继续点将道:“历城侯盛庸,新城侯张辅何在?” 盛庸一愣,没想到第二个名字就点到了自己。 但还是和张辅一同迅速出列道:“臣在。” 朱棣道:“历城侯盛庸任征夷左副将军,张辅任征夷右副将军,于成国公朱能麾下听用。” 二人拱手道:“臣领旨。” 朱棣继续点将道:“丰城侯李彬,云阳伯李彬......” 被朱棣点到名字的几位永乐朝名将相继出列。 朱棣淡淡的说道:“尔等皆入成国公征夷大将军朱能麾下听用,领兵十万至云南,朕再拟旨一封,让西平侯沐晟,镇远侯顾成起十万大军与尔等合兵一处,荡平安南。” 这一刻的朱棣,是真正掌控着数千万人生杀大权的绝代帝王,他的命令没有任何人能够反驳。 原本还有满腔愤概的茹瑺和蹇义,也在此刻闭上了嘴巴。 他们是文臣,维护文官集团的利益是应该的。 但有些利益可以维护,有些利益,即便是想维护也无能为力。 征战一个小小的安南,朱棣出动了一个国公,数位国侯,数位伯爵,这已经是将安南之战当成灭国之战来打了。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很快安南这个国家就会从地图上抹去。 理论上来说,文臣们应该提醒一下朱棣,安南乃是太祖爷钦定的十五个不征国之一,但那也是仅仅存在于理论上。 现在活下来的文臣大多都经历过建文四年的大清洗,他们很清楚什么事情他们该说什么事情他们不该说。 朱棣点将完毕,便将目光投向了文臣所在的队列之中。 “此乃国战,还望诸卿同心同德,扬我大明国威。” “退朝!” 朱棣一番行云流水的点将操作不仅镇住了文臣,也震住了陈堪。 此时此刻,朱棣身上的独断专行的暴君体质暴露无遗。 陈堪也总算明白了为何后世将朱棣称之为永乐大帝。 大帝就该是这样的,不接受任何掣肘,杀伐果断,独断专行,却又无一错漏。 今日的早朝散得快到陈堪有些心慌。 待陈堪踏出大殿,天边不过刚刚泛起一抹微光。 这应该是大明朝自建国以来,散朝散得最快的一次。 摇摇头,陈堪准备回家补个觉先。 下午朱高炽要带着朱瞻基来拜师,他一副呵欠连天的样子有碍观瞻。 但还没来得及走出洪武门,便被朱棣遣出的小太监拦住。 那小太监一脸恭敬道:“侯爷,万岁爷召您入偏殿议事。” 陈堪一愣:“你是说,陛下叫我?” 小太监点点:“是的。” 陈堪求证道:“你确定是叫我?” 小太监脸上露出一丝茫然:“是叫您啊,大明还有第二个靖海侯吗?” 经过两次确认,陈堪觉得朱棣可能真的是叫他。 随后,他的心里冒起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他猜得不错,被朱棣留住议事的人应该都是今日朝会上被他点将的人。 那么问题来了,他又不出征,朱棣叫他干嘛? 带着满心的疑惑来到偏殿,不出陈堪所料,以朱能为首的一干勋贵已经正襟危坐。 陈堪找了个角落里的位置坐下,准备将自己的包装成一个小透明。 但也不知道为何,他刚刚走到角落里,整个偏殿中的人便朝他行起注目礼,包括朱棣在内。 陈堪下意识的摸了摸鼻子,问道:“陛下,臣身上有什么东西吗?” 朱棣摇摇头:“没有。”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