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无忌惮,屡屡犯事,却安然无恙,被桑家所害之人无处申冤。” 说起前朝的这位孝宗皇帝,其他学子们皆是若有所思。 这位孝宗皇帝并非昏君,而是一个励精图治、重用贤良、铲除奸佞、废除苛法的好皇帝,还建立了为人称颂的中兴之治,他为帝这一生最为人诟病的一点就是包庇、纵容外戚,其他方面几乎是无可挑剔。 新帝与这位前朝的孝宗皇帝一样,都是后宫只有皇后一人,独宠皇后。 李举人见他们意有所动,叹了口气,又道:“哎,其实季御史之所以会激怒新帝,就是因为在早朝上劝新帝纳妃。他本是从大义出发,一片忠君之心,毕竟朝中也好,后宫也罢,一人独大绝非好事。” “果然,新帝登基才两个月,就已经出事了。皇后的姨丈分家竟分了七成产业!” 说着,李举人的目光朝前方的杨太妃望去,唏嘘地摇了摇头:“可怜可叹,堂堂宗室太妃连身上的衣裳都有补丁,这日子怕是没法过了,只能来这里敲登闻鼓了。” 其他学子们的神色更为凝重,数人纷纷开了口: “李兄说得有理!” “外戚横行,乃是大祸之兆。” 大部分人都觉得李举人所言有理有据。 若皇帝真是这样毫无原则地包庇皇后、纵容外戚,那么,外戚横行,朝堂必将不稳。自古以来,由外戚导致的祸乱还少吗?! 杨太妃也听到了学子们的一些议论声,一颗心定了不少,暗道:听那个人的话果然没错。 下个月马上就是会试了,现在京中到处都是来赶考的学子,学子们知道了这件事,定会义愤填膺地谴责新帝徇私不公,而顾玦才刚刚登基,帝位不稳,势必会顾忌这些学子们的看法。 今天因为七夕灯会,这附近人多,最适合造势,是最好的时机了。 第413章 番外04御状(一更) “咚!咚!咚!” 杨太妃的右手高举着鼓槌,又继续敲起了前方的登闻鼓。 那么决绝,那么悲怆。 与娇小的妇人相比,大红色的登闻鼓显得巨大而厚重,也衬得妇人越发荏弱。 人都是容易同情弱者的,眼前这一幕看在后方的这些围观者眼里,心里对杨太妃的同情更浓了。 一个个说着顾锦对继母不孝,斥皇后徇私,又可怜杨太妃本该是安享晚年的老封君,却被晚辈欺凌至此。 这些围观者的私议声也传入了后方的顾玦与沈千尘耳中,两人脸上戴着喜鹊面具,从面具后露出的眼眸皆是含着笑。 沈千尘微微踮起脚,凑到顾玦的耳边,悄声与他咬耳朵:“这一出出的还真有意思。” 顾玦接着俯首凑到她耳边,也小声道:“来得早,不如来得巧。” 他们要是再晚些回来,可就错过这出好戏了。 两人看杨太妃这一节戏也唱得七七八八了,手牵着手从人群中走了出去,往午门方向去了。 这边既然敲了登闻鼓,那肯定是要报到天听的。 根本没有人发现顾玦与沈千尘来了又走了,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投诸在杨太妃的身上。 判院官头更疼了,好心劝道:“杨太妃,击闻登鼓,可是要杖三十的。” 他是好意提醒杨太妃,杨太妃要是现在赶紧走,那还来得及,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免了对方的廷杖三十之罚。 杨太妃当然听得明白对方的言下之意,却没打算走。 她也害怕被杖责三十,可是她觉得她来敲登闻鼓有理有据,现在这里又有这么多双眼睛看着事态发展呢,新帝为了名声也不会打她的。 杨太妃做出一副大义凛然的架势,抬眼直视判院官的眼眸,正色道:“你不用劝我,我要见皇上,我不能眼看着皇上被奸人蒙蔽了圣听。” 她不说皇帝徇私,只把矛头对准了顾锦与沈千尘。 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