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而拜见蜀王长史或谢元舟梅氏兄弟。 谢明曦身为蜀王妃,倒是清闲不少。官宦女眷前来拜见,想见就见,不见就直接打发走…… 在蜀地这一片地上,他们夫妻最大。京城远在千里之外,帝后也好,太后也罢,都离得太远。最多不过是在他们身边安插些眼线罢了。 也怪不得历朝天子都不待见藩王。这和生生圈走一块土地也没什么区别。 忙碌充实,心情舒畅,这样的生活自然令人身心愉悦。 短短一个月,谢明曦已全然恢复,气色红润,满目神采,犹胜昔日三分。 略显清瘦的顾山长,也略略丰润了一圈,笑着说道:“初来蜀地,带着辣味的吃食委实不惯。这才一个月,竟也渐渐觉得别有风味了。” 每日饭食皆是叶秋娘亲自下厨,口味清淡。不过,府中设过几回宴席,便是由蜀地的厨子们掌勺。 顾山长吃了几回宴席后,竟也慢慢适应了蜀地风味。 谢明曦抿唇笑道:“我也勉强能吃上一些了。说不定,住上几年,我们也变得无辣不欢了呢!” 顾山长哑然失笑:“由此可见,人的适应力最是可怕。” 一旁的林微微,笑着插嘴道:“对了,山长的女子书院打算何时开设?” 选址建书院,要耗费一两年之功。有富商将自家的别院敬献出来,留作书院之用。顾山长亲自去看了一回,对环境颇为满意,便决定先招学生,将书院开起来。 另建书院及安养院之类的事,倒不必急在一时,待选好合适的地点慢慢建也不迟。 顾山长笑道:“几位夫子也觉太过清闲,前几日便和我商榷过了。先写几分招收学生的告示,看报名的学生有多少。” 考试肯定是要的。 不过,蜀地不比京城。女子读书尚未成风气,偌大的蜀郡,竟只有一座女子书院,且只收官宦千金。 顾山长思来想去,决定先设一所平民女子书院,多招收一些学生。只设三年课程,课程也设置得浅薄一些。如此一来,招生的标准自然要大大降低。 “入学的学生,需年过八岁。”谢明曦笑着接了话茬:“只要读过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便可前来报名。至于试卷,也要出得简单一些。能识字,会书写便可。” 这标准还真够低的。 林微微忍不住笑叹:“当年我们为了考莲池书院,不知耗费多少力气。” 可不是么? 谢明曦揶揄地笑道:“尤其是林姐姐,在莲池书院外昏倒了三年。若不是遇到了我,怕是无缘就读莲池书院了。” 思及往事,林微微目中闪过笑意。 就是那一回相遇,令她和谢明曦相识,结为好友。 一转眼,已是数年前的往事了。 林微微有些唏嘘:“时光如水,韶华易逝。此话半分不假。你我相识时的场景,历历在目。转眼已是七年多了。” 短短几句话,也勾起了顾山长对好友的思念之情。 不知俞太后在宫中过得如何…… 这个念头一闪过脑海,顾山长便自嘲地笑了一笑。 身为一朝太后,权倾六宫,帝后俱低头诚服。李太皇太后整日躺在床榻上不言不动,就像木雕一般,再也威胁不到俞太后半分。 俞太后终于如愿以偿,又岂会不好? 自己就别胡乱操心了。 说来也巧。 顾山长心中惦记俞太后一回,不出两日,俞太后的信便送到了蜀王府。 第721章 不愿 顾山长和俞太后自幼一起长大,对她的笔迹再熟悉不过。 此时顾山长坐在明亮的烛火前,目光缓缓掠过信纸上的字迹,心中涌起阵阵唏嘘。 人的年龄阅历不同,提笔落墨时,亦会有细微的不同。 当年的俞莲娘,天资聪颖,自信骄傲,落笔时如龙飞凤舞。后来的俞皇后,隐忍压抑,字迹也圆润了许多。 如今的俞太后,无需再隐忍收敛,笔锋锐利,锋芒毕露。字里行间透出令人心惊的杀伐果断。 顾山长定定神开始看信。 信上倒没什么特别的内容,既未提起京城变故,也未言及宫中形势。只如老友谈心一般,说些生活琐事。 诸如“你走之后我心中甚是挂念”“去了蜀地后你只字都无也太过吝啬笔墨了”之类。又随口问起了蜀地的生活。 看完信后,顾山长心情略有好转,扬了扬嘴角,提笔写了回信。 …… 蜀郡至京城,快马加鞭日夜行程。 十二日后,这封信到了椒房殿。 芷兰小心翼翼地捧着信,走到正殿外。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