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者对欲望是同样的处理,看清楚欲望本质,不被欲望所惑,如如不动,然后将有限的精力投入到真正发现心性中。 何为如如不动?是说如“如来”般不动。 何为如来?并非说什么如来佛祖,此中的“如来”说的就是人生如来时的心性永恒。 赵佶进入天子基本想明心见性,但因一念前缘再度动心生缘攀缘,若不能及时警惕,非但不能证悟,反倒会再陷痴迷中。 沈约提醒赵佶留意此点,赵佶居然一听就明,见沈约点头,又见沈约思想显现,暗想“迷时师度,觉时自度”一点不假,自己只要从心而行,就会当少错处,随即恢复了平静解释道,“多谢沈先生提醒,我已不迷。”随即回忆道,“我想知前生,随即看到前生景象,发现自己前生……竟然是个和尚。” 这件事说出去,倒有太多人难以置信,好在在场众人均是见过太多奇异,琴丝更是道:“你那时应该是启动了众妙之门。我将众妙之门和天子基联合。众妙之门极为神奇,对于某种脑电波的人会产生反应。” 暖玉立即道,“某种是哪种?” 琴丝并不隐瞒,“脑电波输出极为稳定的人。” 暖玉立即道,“你的意思就是……真修行者就可以读取众妙之门的推演数据?” 琴丝点点头,补充道:“未见得一定是真修行者,或者更应该说,只要能将情绪稳定到某种程度,或多或少的都能读取众妙之门的一些数据。” 沈约脑海中蓦地闪过一个疑问——萧别离、完颜烈都曾面对过的众妙之门,尤其是萧别离,更是面对众妙之门长达十数年之久,那萧别离有没有从众妙之门中读到过他前生后世的景象呢? 第2247节 白莲社 沈约随缘不逐缘,这是修行一个很重要的法门。 虽说心若不异、万法一如,可要达到心若不异,着实非一日之功,因此在这之前,诸多方便法门这才层出不穷。 随缘不逐缘就是个方便法门,用意是解缘而不生尘。 若是逐缘,难免心想缘成,徒起旁意,旁意一出,尘缘更起,看似逐缘解缘,反倒更增因缘。 随缘并非随遇而安,实为随遇而化。 沈约到达八百年前,最先遇到的就是萧别离、完颜烈那批人,同时知道了唐清凤的某些事情。 根据资料显示,萧别离会穿越时空,和唐清凤此人关系极大。 唐清凤不爱萧别离,她爱的是岳飞! 岳银瓶却不喜欢唐清凤,因此让萧别离出手逐走了唐清凤。萧别离一代奇才,岳飞手下第一猛将,唐清凤虽是唐门高手,可萧别离要击败唐清凤并非难事。 岳银瓶算得很清楚,可她就是因为把事情算得太清楚了,才忽略了一些感情因素——唐清凤并不傻,她知道萧别离出手是受岳银瓶相邀,因此她将一腔怨毒尽数还给了岳银瓶。 唐清凤要让岳银瓶也体验到失去挚爱之苦! 因此……唐清凤到了众妙之门前,许下了心愿,造就了萧别离和岳银瓶的分别。 果为因做,缘起果成。 岳银瓶恐怕一直没有想到过,她认为的一个极为稳妥的计划,会给她带来什么后果。 沈约对萧别离、岳银瓶、唐清凤间的因缘,一直是这么推算的。但他并没有急急的将结告诉任何人,也没有告诉当事人,因为他深知一点——这段因缘一定要当事人自身去参悟破解。 除此外,并无他法。 你唤不醒装睡的人,你解不开沉迷之人的痴,你不能为了别人而顶罪,你也不能为了别人的错误而道歉…… 若求正解,当求罪而有罚,错而自改! 不明此理,只想当个和事佬,认为自己有多伟大的去牺牲,只会让旁人更错,己身更痴。 但到了如今,沈约对众妙之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他反倒有些怀疑自己的推断。众妙之门更像个云端数据,数据或者可以推演、传输,的确可让人深陷其中,甚至让人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