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国难时文官多能尽节?正是因为有文天祥、谢枋得等人可以效仿。 陛下曾经说过,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今年的工作中,树立各种榜样就是我们必须要做好的事。”秦良玉身着戎装,坐在主座,声若洪钟。 “总部的训导要深入部队,挖掘各种榜样。从不拿百姓一针一线,到浴血奋战死不旋踵,都要收罗到,都要树立起来!这是我军的军魂,要代代相传!”秦良玉说完,环视在座:“关于征兵宣传的问题,皇帝陛下已经有了定论:先让人走进来,然后再改造他们。但更重要的是从根源培养。” 众训导官闻言纷纷坐正,期待那个风传已久的消息被秦都督证实。 “训导官培训部正式改制为皇明训导官学堂,专门培养全军训导官。”秦良玉终于不负众望,宣布了这个消息。 这代表着训导官更受朝廷重视,受皇帝重视,日后能够在军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教员名单会随后公布,我先宣读京师及十七省的招生组组长名单。”秦良玉翻开自己的工作笔记本,上面写了一页的人名。 与会的训导官都是校官,各个都有机会成为分派各地招生的组长,不由提胸抬头,竖起耳朵等待自己的名字。 这可是一个稀释中官派的大好机会! 秦良玉很快就读完了名单,然后宣布散会。只是她并没有立刻离去,所以其他人也都不敢擅动。 “照我看啊,那个刘大壮连女人都不如。”秦良玉果然是要说不能记入会议记录的话。 她又摇头道:“然而我朝百姓不知武勇之可贵也是没奈何的事。你们若是不愿看到军中尽是胆怯懦弱之辈,日后出门在外就将佩剑都给我佩起来!” 国朝初立时,因为乱世的关系,武将地位远高于文官,英宗时还有外戚走后门求着转武职。然而现在要鼓励百姓尚武,却十分不容易。 总训导部的训导官们除了想尽办法为士兵谋取更高的社会地位,还要与兵部争夺基层兵员的控制权。 尤其是在“县尉”这个职务的设定上,兵部认为应该由文官担任。当初启用武官,是为了方便地方安靖和剿匪。如今各地呼啸山林的大股匪患已经平息,调用乡勇和巡检司的权力就该收回兵部。 大都督府中只有总训最为坚定反对,因为这个职位是安顿退役老兵和士官的重要岗位,只嫌少不嫌多,焉能让给兵部?更何况这也是提高军人社会地位最直接的表现。当人们现当兵也是一条出仕途径时,自然会对未来可能出仕的士兵高看一眼。 …… 范新尚正坐席上,身边放着一柄鸡翅木鞘的宝剑,剑柄包铜,这是训导部新订造的一批军官佩剑。 作为汉社的起人,范新尚在一群二十出头的小伙子中占了年纪的优势。 他已经四十有余了。 作为一个典型的大明读书人,范新尚在三十岁前都在为一个生员名额而努力,结果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三十岁之后的四年里。他一度以为自己认命了。在乡中社学任教,给孩子们启蒙。从老师的水平就可想而知。这些家里缩衣节食送来的孩子未来也并不光明。他们之中最有出息的人,或许是在踏上社会之后十年二十年,成为一家商号的小小管事。 虽然残酷,却是大明社会的现实。 直到皇帝陛下异军突起,范新尚以“读书人”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