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原主刚开始的月例没有很高,但随着时间的增长,技艺的越发纯熟以及与掌柜和王家的管家的不断交好,不只他的月例银子在长,就连四季的衣裳,茶水和点心的补贴以及年底的分红都有他的份,前前后后算一算账,一年下来也有二十到二十五两银子的进账,在这小县城里也算是妥妥的高薪了。 可即便手头宽裕了,原主也并未想过要帮帮家里,反而在心里不断盘算着怎么从顾老爹手里扣出更多的钱,要不然只会便宜下面的弟弟妹妹。原主的账是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久而久之,顾老爹都觉得心凉了。在原主娶妻的时候,顾老爹出了一笔银子之后,便再没有给过原主一个大子。 那几年,顾老爹没再问原主要银子,自问已经是仁至义尽。既然成了家,也就该自己学着过日子。可在原主看来,这是老爹想和自己划清界限的举动,父子两个的关系一直没再缓和,哪怕顾老爹生病需要银子,原主也当作不知道,直到他生病去世。 其实顾老爹的病没有那么严重,只是一直拖着,延误了就医,再加上他不想拖累子孙,心存死志,就这么去了。而在顾老爹去世后不久,原主的娘也因为积劳成疾,就撒手走了。原主在两个老人的葬礼上露了面,也仅仅只是露面而已。 有村里老人指责他不孝,被他用爹娘没帮过他,只跟着弟弟顾时庭生活,地给了,银子给了,还帮着看孩子,却让他一个人在县城过活,既然老人不慈,那他也用不着孝顺。旁人再要多说,他就要告人污蔑,要让人吃板子,做大牢。大家都知道他出息了,比他们混的都好,一个个的也不敢再多说,生怕着了他的道。 第一章 小心眼的古代大伯 在爹娘的葬礼操办完之后, 就没出多少银子的原主也磨蹭着没走,想要分一点遗产。不过在偷听到家里已经没钱,甚至还有不少借债的时候, 原主被吓了一跳,直接连招呼都没打,就偷偷离开了,父母不在, 跟老家的关系也是越来越淡薄。 后来弟弟顾时年为了儿子顾庭攒读书的银子而上山打猎, 结果却跌下山谷摔断了腿。为了医治家里的顶梁柱, 该借的银子那是都借完了, 只是这腿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能好的, 还得好好调养。因为家里实在揭不开锅了, 这才向原主开口借钱。原本想着能少借一点也好, 却没想到原主以家里有读书人为由断然给回绝了, 一分银子都没借。大约是态度过于绝情, 那边也就不再开口了。 等原主再听到老家消息的时候,是妹妹自愿进了李府当冲喜的妾侍,而她答应的条件就是把李家下聘的银子留给了顾时年一家。本来原主听到这消息时还有些蠢蠢欲动, 但等他好容易见到了自己的妹妹时,却先不自觉的打了个哆嗦,因为妹妹看他时的表情十分冷漠, 而且在私下还警告了他一番,不准再去打扰顾时年一家的生活。碍于李府的权势, 再加上原主也担心她吹枕头风,给自己下什么绊子,便忍下了会老家分一笔钱的想法。 原主在外面行走,见识了大家对于读书人的敬重以及赚钱能力之后, 对于让后代读书科举这件事,一直都十分上心,就连娶的媳妇儿也是童生之女,就为了让以后的儿子能有一个好的起点。可惜顾洋并没有如他所愿,一提读书就头疼,对于科举也提不起心劲儿,反倒是对于厨艺十分热衷。这让原主十分恼火,他们这么体面的一户人家,怎么可能让儿子去从事那下九流的活计呢! 原主强势,可顾洋也不是个软的,两人经常就读书这件事爆发争吵。但顾洋到底是胳膊拧不过大腿,吵的厉害时,他便会离家出走,以此来抗议。像今天这样还算好的,他自己跟着顾家村的人摸到爷爷奶奶家去了,等原主被告知之后就直接把孩子接了回来,至于其它的,什么表示都没有。 等到家之后,顾洋又被数落了一顿,情急之下,他说自己没有读书的天分,都是因为自己的爹没生好,老子都没考上,凭什么要求儿子就得考上?原主那么骄傲的一个人,怎么可能接受的了自己的儿子如此指责自己,当即就气得直挺挺的倒了下去。虽然事后顾洋道歉,但两人在读书这件事上的巨大分歧却无法消弭,父子之间的裂痕也是肉眼变得清晰起来。 顾洋作为原主的一颗独苗苗,不是不疼的,本来他都想放弃让他读书了,可转眼就听说弟弟家的顾庭被夫子夸赞,是个读书的好苗子,将来必能在科举这条路上有所斩获。这消息可是捅在了原主的腰眼子上,他自认为比弟弟家强了一辈子,怎么可能允许家里的下一代比不上人家呢!于是乎,本来在缓和的父子关系越发的剑拔弩张,一个逼着学,一个不想学,关系越发疏远,一直到顾洋忍受不了原主的逼迫,跟着外来的镖队离家出走,却不幸在途中遇害,这一次,他再没能回来。 自己的儿子没有了,而弟弟家顾庭已经成为秀才,原主越发的不甘心,逐渐走出悲伤的他跟媳妇努力造人,想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