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缨到了郑府,这里显出了一丝紧张的气氛,仆人们仍然与她打着招呼,但脚步都轻了许多。以往问好的时候还能陪她走一段,现在都不敢擅离职守了。 到了厅上,不但有郑熹、郑奕等,连刚进京的姜植等人与应该在家守孝的温岳都来了。 坐下之后,互相问好,又安慰温岳。然后郑熹指着姜植几个外放的人开口:“今天一是为他们接风,二也是难得一聚,好好聊一聊。” 这一晚的接风宴没有歌舞,只有一群人围坐,祝缨现在不用敬陪末座了,但温岳等人仍然极力谦让,郑奕、郑川两个将她拖到了郑熹下手坐着,对面是郑奕、斜对面是郑川、下手是姜植。 郑熹也说:“快些坐下吧,咱们好说话。” 都坐好了,酒也没喝多少,郑熹就提到了皇帝的身体。又说:“我知道朝廷内外人些人的心乱了,你们不能与他们一般见识,不能乱。” 大家都说是。 郑奕道:“话虽如此,咱们总不能眼看着吧?我看有些人不会安稳。” 郑熹道:“这是自然。京兆已经盯紧了一些要紧处。” 温岳道:“可恨禁中没有可靠之人。” 众人嗟叹,祝缨道:“这怕什么?” 郑熹问道:“你有办法?” 祝缨问道:“您是依着国法家规,保扶东宫的,对不对?” “这是自然!” 祝缨道:“那就简单了。无论有多少阴谋,只要不是太子谋反,咱们就不用管别的,只要守住宫中就行。一旦名份定了,还怕什么?刘相公现住在宫里呢。” 郑熹看了祝缨一眼。 刘松年当年的事迹最早还是郑熹告诉她的,当时说的不详细。祝缨解释道:“当日永平公主家嫁女儿,陛下突发疾病,他对我说,去找京兆,维持京城秩序。我就知道他不止是会写文章那么简单。既然如此,就是宫中有一个可靠的人。” 郑奕道:“那还有咱们什么事?” 祝缨道:“那就让丞相们知道,有咱们的事。” 郑熹笑道:“是了。你们回去之后,务必要恪尽职守,不要与诸王串连。又要安抚同僚亲朋,不要让他们涉险。咱们只管听陛下和太子的。” 众人又答应了。 郑熹举杯,大家一起吃了一餐。帮太子,大家都放心了。虽然诸王势力不小,但是太子占着大义名份,安全。 吃完了饭,众人又议了一回,商定无论发生什么事,他们都不要慌乱。如果姜植等人离京了,那就不算他们了。如果还在,所有人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帮忙维持秩序。同时,如果百官齐聚,大家都要为东宫壮声势,促使太子尽早登基。 同时,郑熹又给祝缨安排了一个任务——找王云鹤通个气,表明一下立场。其他地方郑熹另有安排,不用祝缨操心。 如果事情不顺,有人趁乱生事,他们也要坚定地站在东宫一边。郑熹出动京兆的衙役,各家的家仆都要准备起来。温岳虽然丁忧在家,但是如果有变,他也要披挂起来,接到消息就去找禁军中的关系,要“勤王”。 郑熹最后说:“料想不至于此。太子在宫中,一切应该很顺利才是。心思还是放在本职上。” 众人吃了一颗定心丸,祝缨从郑府离开之后,转去王云鹤家。 …… 王云鹤近来很忙,刺史见了一个又一个。脑子里不时闪出一句话:这些诸侯,坏透了。 比较倒霉的是,坏家伙们都在京城了! 皇帝好好的时候,他们想着为自己的辖区争好处、显政绩、为他们自己讨价还价。皇帝一病,这些人各有自己的立场,东宫空悬数年,你知道有多少人暗中投靠了哪一个王呢? 当今太子的威望确实不够,哪怕让太子登基了,这位仁兄也无法掌握天下的。皇帝一旦软弱,就代表朝廷中枢容易乏力,诸侯们不趁机干点什么就对不起皇帝这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