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制霸好莱坞

第167节


外,奥斯卡整体审美和大众的偏移越来越大,这一点在今年也引起了不少媒体的注意——纵观历年奥斯卡的收视率,凡是有商业巨著获得多项提名,收视人数总是能推到4000万、5000万的高度,而近年来除了2007年有《无间行者》挽回一局以外,奥斯卡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评委取向和大众兴趣点一致的情况了,今年的几部提名影片里,除了《朱诺》和《迈克尔.克莱顿》票房尚算不错以外,其余几部电影的票房都有些难堪,而提名演员在大众中多数都较为冷门。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数据曲线就是,在11点半以后的时间里,两个收视高峰期都出现在和珍妮弗.杰弗森有关的奖项里,最佳女主角颁发环节,收视人数从2700万上升到3050万,之后的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环节,人数跌回2900万,明显是有人转台去看别的了,一直到最佳电影颁发以后,收视人数才又上升回3100万,并且一直保持到了完结。

    考虑到有一大部分观众很可能是开着电视,同时在干别的,这几百万收视人数的变动,并不只是简单地告诉大家,珍妮弗有几百万个只关心她的粉丝,恰恰相反,这200万的波动足以说明一个可怕的事实:如果没有珍妮弗.杰弗森,四大奖对于观众的吸引力甚至都不如同时段播送的深夜节目,人们宁可转台去看一段深夜脱口秀,或是重播的电视节目,也不关心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导演这两个大奖最终花落谁家。

    这当然不是因为珍妮弗粉丝太多,而是其余被提名的演员和电影的公众认知度已经低得过分了,这也是奥斯卡走向小众最好的证据——如果继续这样的风格,奥斯卡的影响力将会不可避免地继续衰落,毕竟,当人们甚至不知道奥斯卡提名者都是谁,主演了什么影片的时候,他们又有什么动力来观看颁奖典礼,来认可这个奖的权威性呢?

    “这意味着,在电影工业发展到今天,专业人士和大众的口味已经出现了难以回避的异化,”纽约客的专栏评论口吻犀利,“这种审美差异在新千年发展极为快速,这应该归功于电脑特效的飞速发展,能够统一艺术性和商业性的电影越来越少,而随着娱乐方式的多样化,电影业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dvd和电视机的发展,人们对电影院大屏幕的依赖将会越来越少,让他们走进电影院也会变得越来越难,也许在将来,艾美奖会比奥斯卡奖更受关注,更为权威。毕竟,如果没有珍妮弗.杰弗森,谁能说自己看过奥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影片呢?你们看过《玫瑰人生》吗?还是《柳暗花明》?也许我们应该感谢珍妮弗.杰弗森和艾伦.佩吉,是她们挽救了奥斯卡的大众性,让群众还关心我们到底在柯达剧院里捣鼓些什么……”

    是的,人们这时忽然发现,珍妮弗在拿到奥斯卡后还坚持继续出演商业片这个决定,到底有多么的高瞻远瞩,在六大奖的候选人里,与其说她是国民度最高的那个,倒不如说她是唯一有国民度的那个,作为新千年以来最能带动票房的女明星,她继续在商业片领域进取向前,实际上并不妨碍她生产出动人心魄的经典电影——恰恰相反,这种策略反而帮助她的严肃影片拿到了出人意料的好票房。

    “如果凯伦换人来演的话,如果我们选择梅丽尔.斯特里普的话,《迈克尔.克莱顿》还能拿到全球一亿的票房吗?虽然我们毫不怀疑梅丽尔的能力,甚至她的年纪也许更适合扮演凯伦,但也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珍妮弗.杰弗森为这部电影带来了全球关注度,她让更多人走进电影院,观看他们原本不会观看的电影,思考他们原本不会思考的问题,她让更多人走进严肃电影的大门——而为此,我们应该感谢她出演的那些无脑动作片,不是吗?”原本对《加勒比海盗3》口诛笔伐的影评人科尔姆.安德鲁在自己的博客里这么写道,“看起来她会把这个策略贯彻到底,在《与梦露的一周》和《九》之前,她打算用《钢铁侠》来犒劳她的粉丝,而我不得不说,我也因此对她可能有的苍白表现有了格外宽容的心态……”

    自从珍妮弗在2006年出人意料地拿到了两个奥斯卡以来,围绕她的争议就从未停歇过,而当她以27岁的年纪,拿到了第三个,也是奥斯卡最重要的奖项最佳电影奖时,让人吃惊的是,争论的声音反而要比从前降低了不少,在奥斯卡收视数据发布以后,大部分评论文章都开始转变风向,夸奖着他们在过去两年里骂到臭头的珍妮弗.杰弗森,《纽约时报》丝毫不顾自己旗下的八卦网站才刚刚刊发过一系M.mmczx.cOm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页 制霸好莱坞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