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孩子病少了,成人的精神面貌也更赋生气。 身处本村的人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不少外村人倒察觉出来了,从前穷乡僻壤的望林村,突然变得钟灵毓秀起来,不仅山川风景变得秀美,物产也变得富饶,最为惊叹的是,培养出了杰出的人才。 小小山村的学堂,一口气教育出四个童生。 望林村因为这件事情,一跃成为十里八乡最富盛名的村子。 村长赵文强如今走到哪都被人笑脸相迎,一个劲的套近乎,想问问望林村是怎样从一个清贫的小山村,变成人杰地灵的富裕村落。 赵文强每次都笑呵呵的打着太极,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望林村的运势似乎突然变好了一样,田间水稻的产量变高了,路边种下的果树硕果累累,学堂的孩子能文能武,连老人孩子生病都少了。 这些,与胡家富裕起来后,有着千丝袜缕的关系,可要是,往细里说,好像又不全是他们带来的原因。 赵文强也说不清。 大约是,望林村的风水突然变好了吧。 会不会是因为胡家在秀溪山上种了满山的红枫林?又或者是胡家为村里修建了青石路?也可能是胡家把整片河滩建成了郁郁葱葱的秀色庄园? 赵文强想过无数的可能,似乎都与胡家有关系。 最后,赵文强定论,胡家的改变,是整个村子转变风貌的起点。 第四百六十三章 道喜 杨秀才领着四个孩子去了参加院试,凌老先生自告奋勇的揽下了学堂代课一职。 凌显给几个孩子辅导了一段时间功课后,倒是把从前念书考举的劲头找了回来,对教书育人也有了不小的热情。 所以,学堂的课程没有因为杨秀才出了远门就停止了,凌显在摸索中磕磕碰碰的把夫子一职担任起来。 孩子们对新上任的夫子都熟悉,凭着凌显在望林村积累的声望,他很快融入了学堂的氛围里。 而且,珍珠说过,办学堂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让所有的孩子去走举业,而是为了普及启蒙教育,增长孩子们的知识见地,培养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为他们将来要走的路做一种铺垫。 凌显刚听到胡家小姑娘说这些的时候,有一种错愕的感觉,这和他从小接受的教育理念显然是不同的。 他是寒门出身,从小家境平凡,一家人省吃俭用供着他念书上学,凌显自知家人对他殷切的期盼,所以读书非常的刻苦认真,这才有了后来的成就。 当时,如果不是为了出人头地,他也许不会那么奋发图强,亦不会成为朝廷的官员之一。 小姑娘笑着对他解说,世上有千千万万条道路,并非只有考举做官才是正道,别的行业也需要知识作为基础。 能考上童生秀才的孩子,毕竟是少数,多数孩子以后还是要走别的道路,进入学堂学习能为他们将来要走的路,增加一定的见识与观点。 凌显颇以为然,与他同期念书的学生,只有他一人熬到了最后的殿试。 很多考生被阻在了乡试与会试的门槛上。 不过,虽然他熬过了殿试,却没有强硬的后台支撑,官途一直不畅,最后还被连累判了流放,他的下场怕是同期中最悲惨的一个了吧。 很多没有走上仕途的同期,日子过得比他好多了。 流放地的艰险,早已磨平了他的棱角,凌家最后只M.mmCz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