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黎青颜迟迟不说,又使得刘晋的眼神越发不耐烦。 见状,黎青颜还是鼓起勇气,将敲击木板的手一收。 握拳,朝上,然后狠狠朝下。 再配上瞪大的眼睛,略微鼓起的腮帮子,很明显这是一个“加油打气”的手势。 然后,黎青颜冲明显呆了一下的刘晋点头示意一下,便开始整理自己的笔砚。 徒留刘晋心思更趋向复杂。 连他家人都不看好他,竟然收到了对手的鼓励。 刘晋重重地哼了一下,逼着自己眼神带出不屑。 可不知道为何,方才黎青颜给他打气的身影,一直在他脑海挥扫不散。 这个传闻中的倨傲天才,似乎也不是那么招人烦。 轻轻地,刘晋扭到一旁不看黎青颜的脸上,浮现一丝淡淡的笑意。 —— 朝考的内容,同科举相似,分为“墨义”,“帖经”,“策问”,“经义”四大类。 前朝还有“诗赋”,但大燕朝的开国皇帝,极其不擅作诗,也瞧不起那些以诗词来论才学的才子,难道诗词不好就不是才子了吗? 再加上,评判“诗赋”,极容易受主考官的个人喜好影响。 所以,自打大燕朝建国以来,在科举内容上,便取消了“诗赋”一科。 黎青颜十分感谢那位不知名的开国皇帝,取消了“诗赋”,要知,她一个现代人,哪会做什么诗啊。 最多给大家背背“唐诗三百首”。 不过,要是借着“李白”“杜甫”的名气,引得旁人赞赏,黎青颜自己也不会多高兴,到底是拿了别人的东西作为己用,得来的名气都是虚假的。 怂怂胆的黎青颜,受之有愧。 不过说到这剩下四大类,也不是那么容易能过的。 如果按现代考试来划分—— “墨义”便是围绕儒家经典所出的简答题或者也可以叫做名词名句解释,一般会出三十道至五十道。 “帖经”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填空和默写,一般考官会则取经书上的一页中的一行,印在卷子上,然后让考生写出它的上下文。 “策问”,策问算是这四类中比较难的,放在现代,便是议论文作文,主要根据考官提出的关于儒家经典或者时政等等方面的问题,写一篇关于自己理解的小作文。 “经义”,截取儒家经典中的某一段句子,或者同主题的某几段句子,作为题目,让考生们写小作文,类似于现代的“读后感”。 若是科举,这四类均是要考的,所以才需费上三日时间。 考题范围涉及之广,不只需要考生们对儒家经典钻研极致,更需要考生们博闻强记,关注时政热点。 不过,朝考却只用随机抽考两类,所以只需一日。 其实,单从科举来看,就已可见古人在考试中的前瞻性和预见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黎青颜,不自觉就开始分析古代考试和现代考试的继承和发展。 一边分析,一边猜测,不知他们这一回,会随机到哪两大类考试内容。 其实黎青颜不太想碰上“策问”,尤其是时政方面,对于朝廷风向,政治格局,黎青颜这初来乍到,可也没摸清多少。 原身也没投身官场,所以所知信息并不多。 就在黎青颜暗自分析考卷时,她心心念念的考卷已然发下。 不同于现代,所有考试内容会在一张卷子上。 在大燕朝,是先考完一类,交卷后,再考另外一类。 而黎青颜首先拿到的卷子,正好是“帖经”一类,也就是填空题和默写题,这倒让黎青颜不自觉展颜。 原身本身通读《四书》《五经》,再加上近来黎青颜勤奋苦学,对“帖经”她还是有些自信的。 没过多会,黎青颜的试卷已然一片墨黑之色,引得周遭的巡考官不住地点头。 不愧是“盛京第一才子”,答题速度堪称整个考场第一,就不知是否能全部答对。 一时,好几个巡考官都想巡视黎青颜那一排号舍,想看看黎青颜答得怎么样。 可惜,他们又不能随意移动,最后,还是原本黎青颜那排号舍的巡考官带着一脸得意,朝着黎青颜方向而去。 但巡考官也不好太过表露自己的在意,要是影响黎青言的发挥可就不好了,所以,他只是站在不算太远的距m.mmCzx.cOM